三個月后,雞籠城城墻完工,城內建筑與設施完成三分之一。
因為下水管道采用水泥,且預留電線與煤氣管道的空間,工程量較大,理念新穎,工匠們需要時間消化理解。
王吒以雞籠一詞略俗為由,正式更名為基隆城。
有人會奇怪,建設速度能做到這么快么?
普及一段真實歷史,以上海縣城墻為例,明朝初年上海是一個繁榮的縣城,人口雖然多,但沒有修建城墻。
嘉靖年間遭遇倭寇,痛定思痛,百姓自發修建城墻,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修建了上海縣的城墻,高2.4丈,周長9里。而且城上還筑有垛墻3600余個,敵樓2座,并沿城墻外面挖有闊6丈、深1.7丈、周長1500余丈的城壕,妥妥的府城級別的城墻。
那么,如此高標準的城墻,用了多久呢?三個月!!!
對!大家沒有看錯,三個月!所以十萬修建大軍,四個多月修一座基隆城,能有啥問題?
如此快速建城,除了人多,物資充足,最為重要的是,十一萬軍民團結!
團結意味齊心,執行力空前強大,干活充滿激情與期望!那是對新城新家新生活的期望!
十一萬人中,大部分是跟隨王吒一路南下的百姓,他們中有很多流民災民,雖然一路上遇到過響馬土匪,遇到過兵匪。
但他們始終吃得飽穿得好,是穿著鞋來到的基隆,不是光腳,不是草鞋,簡直是奇跡!
王吒創造了奇跡,在十一萬人心中如神仙下凡一樣,軍民發自內心的敬仰,若是有人鬧情緒,煽動人群質疑鐵敢,會被人們唾沫淹死,甚至會被亂棍打死。
王吒不知道這種把他當為神一樣崇拜,是不是好事?
但在創業初期,干勁十足,效率奇高!
基隆城建完后,一年內,王吒還會在基隆城的西南面建臺北城和桃園城,未來三年內一直往南至少要建十座城池。
人口爭取擴展到一百萬人!
三個月來,王吒主要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實戰理工學院招生;
人員基本以原帝都軍工廠的工匠為主,以及挑選的一些秀才童生。
頭一月,學生們早上學習蒸汽機構成和簡單原理,看蒸汽機實物,看蒸汽機的各種構件,學會操作蒸汽機。
下午干活,制造燧發槍和滑輪弩的零部件。
后兩個月,早上機械制圖,學畫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能力強的學習畫剖面圖。
數據不用太復雜,培養學生們量化思維,并且明白機械的升級在于精密加工,想要掌握精密加工,一定得會制圖。
下午依然干活,制造燧發槍和滑輪弩的零部件,技術好的學生參與制造蒸汽機的部分零部件,諸如銅墊圈、閥門、氣壓計之類的零部件。
晚上,書生們給不識字不懂算術的工匠掃盲!高密度學習,每六天休息一天!
學生們加工制作零件的機床,最初純古代人力機床,用腳踩用手搖,逐漸第二臺、第三臺蒸汽機出現后,大家一起動手改進各種機床。
這個過程極大提高學生對機械的深刻理解,效果奇佳!
第二件事,煉鐵煉鋼,燒玻璃燒水泥;
王吒參與指導高爐和窯爐的建設,以及制造煉鋼用的坩堝,等等。
很多老人,比如左堂、尤平、老魏等人,同樣跟著王吒兩頭跑,一邊參與早上的學習,一邊下午到工坊指導生產,帶學徒。
第三件事,構建三酸二堿化工體系。
何謂三酸二堿?鹽酸、硫酸、硝酸和燒堿、純堿,燒堿為氫氧化鈉,純堿是碳酸鈉。
三酸二堿是現代化工產業的基礎,有三酸二堿支撐,能制造大批化工產品,猶如開啟寶藏大門,歡快伸手撈各種寶貝。
王吒最想制造的化工產品,當然是底火、無煙火藥、tnt。
有這三大殺手锏,鐵桿團能在平行世界橫著走,巨大的代差,敵人們想模仿也模仿不來,不懂化學、不懂配方,如何模仿?
三大殺手锏廣義上講,都屬于火藥范疇,但三者功能與用途卻大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