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搞笑的是天師平行道人,寫了一本《論道士自我修養》,顯然是少年時期的大作。
王吒感受到浮云觀的自由學術風氣,也提筆寫了一篇小文章《浮生三趣》:賺錢、求知、娛樂。
在內門弟子中反響強烈,因為浮云觀不重利,幾乎所有研究成果不謀利,他們崇尚追求思想的火花,看淡物質。
王吒不贊同這種觀點,認為若不想著賺錢,有個毛線的應用成果!
于是,他倡議召開浮云觀長老會。
“《化學集》能進一步升級,我會教大家造玻璃,造肥皂,包括煉鋼也可以傳授,造出來的東西拿去買,提高浮云觀的研究條件,一舉多得!”
王吒侃侃而談,屋子里除了掌門,還有另外五個長老。
“師侄,平行也說過類似的話,但是我們浮云觀講究隱世,越少人知道越好。”
“這......”
王吒能明白歷代掌門人的苦心,他們不愿意過多介入俗世紛爭,同時要嚴守浮云觀穿越蟲洞的秘密,若是被人知道有一條“仙路”,門派離毀滅不遠矣。
“你們年輕人想掙錢是好事,但工坊必須開到外面去,不要在祖庭附近做,最好別在福州城附近做。”
掌門點頭,贊同一名長老的提議,說道:“浮云觀每年皆會組織門中之人外出云游,師侄此行可選幾個內門弟子同行。”
“各位師伯、師叔,我在臺灣省建城,你們要不跟我一起去臺灣省,那里研究東西更便捷,留幾位師兄弟看守浮云觀即可。”
“祖庭留幾個人看守,我們不放心,再說身為掌門豈可隨意離開祖庭。”
王吒暗忖,浮云觀不是主打隨心所欲么?你們這幾個老古董其實心里離不開祖庭,不過門派已傳承千年,讓浮云觀大搬家,恐怕也沒那么容易。
最終,搬走浮云觀的計劃沒得逞,王吒選了九個內門弟子,請了一位稍微年輕些的師叔長老同行。
于十月二十七日回到基隆城。
浮云觀的內門弟子,包括一部分外門弟子,他們識字、會算術、具備一定化學樸素理論基礎,是平行世界難得的優質生員,絕對能讓實戰理工學院活躍起來。
第一波人少了些,明年王吒謀劃找個合適借口,至少要把浮云觀三分之二的人拉過來。
一到基隆城,王吒頭疼欲炸!
整個臺灣省如同高速奔騰的列車,發展之勢不可阻擋!
但粗獷的行政管理問題叢生,百姓們倒是沒有任何不滿與憤怒,但是充滿抱怨。
農耕工具不足,鋼鐵工坊開足馬力造槍造炮,還要造鐵軌,造蒸汽機,沒工夫造農具,不賺錢。
分配臨時住房時,誰也不愿意住一樓,爭吵連連。
建“土樓”,誰都想要好地段,開始出現行賄受賄!
.......
行政之事鋪天蓋地,為此,王吒還把負責松江府店鋪生意的黃文友大掌柜調到臺灣省來干行政,其家里人意見尤其大,江南多繁華,不愿來臺灣。
申仁雖然是舉人出身,但明顯更喜歡待在實戰理工學院,缺行政人才,沒辦法,他也被頂到第一線。
張秀才倒是滿心歡喜,他的人生愿望是當官,可他的人生經驗里沒有一分鐘的當官經驗,全憑一腔熱忱支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