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吒若要進攻大阪與京都,必須先在大阪海灣附近布局,三大海盜占據東西北三個要點,形成品字型防御。
若倭國船隊通過海上支援大阪,首先要面臨三大海盜三個方向的襲擾,同時也能預警。
二十六日,大阪港口,白帆云集,鐵桿團兩百多艘由戰艦和商船組合的豪華船隊,震撼降臨。
大坂城城代剛接到快馬傳來的消息沒多久,說是南面有大量戰船,疑是鐵桿團打來,正準備部署城防,誰曾想,艦隊會攻得如此快,如此果決!
城代是啥?
德川幕府駐大阪的最高行政長官,負責大阪城的城防,監視關西各藩,手握符節,掌控關西緊急時的軍事指揮權。
京都、大阪、長崎皆是幕府直接管轄的城市,不過長崎比起大阪,級別要差一等。
長崎是由奉行管理,奉行的權力當然不如城代,奉行只不過是行政與司法長官,沒有調動大軍的權力。長崎的奉行還兼外交,因為長崎是海貿港口,有很多名國和泰西的海商。
為啥鐵桿團進攻如此果決,自然是因為有李國助的助力,無須再偵察地理與城防布局,上來就直接開打。
港口內朱印船以及各類大小船只四處亂竄,風帆戰艦依靠速度紛紛出擊抓捕大的海船。
運兵的商船很快靠岸,登陸戰一帆風順。
二營五千人與石勇的新七連騎兵按照王吒的策略,不理會大阪城,上岸后,迅速向北挺進,目標圍住京都,不能放跑倭國國王。
大阪的城下町相比其他藩城,要大好幾倍,足見其工商繁茂。
王吒留下三營二千人看守港口,親率剩余將士,全員披甲,目標直指大阪城天守閣。
大阪城乃豐臣秀吉老巢,其兒子競爭不過德川家族,曾在毀戰火中被毀過半,但大阪位置過于重要,德川幕府在原址上投錢重新修復。
因而規模依舊,城墻周長約13里,城墻高8米,四周挖有護城河,河寬60米左右,防守確是王吒遠征倭國以來最強的一座城池。
整個大阪城,據李國助所說,能調動近萬軍隊,精銳約有三千,駐扎在城墻內的武士就號稱有近千人。
鐵桿團還未推進到城墻下,竟有數百武士求見。
“啊!有將官求見?”
王吒吃驚不小,摳朽島征戰,倭國抵抗頗為強烈,哪有主動投誠的,畢竟是攻打他們的家園。
領頭之人被帶過來問話后,王吒破防,太踏馬意外了。
“你說你是漢家兒郎?”
“冠軍侯,如假包換的漢家兒郎啊,在下先祖劉阿知。”
原來,領兵過來投誠的將領,名叫高橋秀坊,是一個微型小藩主,一邊在大阪守軍中當一個將官,一邊做生意。
冠軍侯興兵問罪摳朽島諸藩,薩摩、肥前、長州等強藩全部淪陷,已經傳遍倭國,大阪、京都、江戶、名古屋等城市必然是滿城皆知。
鐵桿團開炮轟擊港口,再登陸攻城,高橋秀坊聞訊后,心思活泛,主動求見。
王吒心里有些矛盾,哥們是來滅倭的,結果有華夏后裔,總不能抓他們去干勞工吧?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能不認一家人。
順便插一句,真實歷史上,華夏周邊國家,有歷史脈絡可查,肯定有大量華夏人為避戰亂遷移到朝鮮、安南、日本。
可你無法搞明白,這些國家為啥如此仇恨華夏?誠然,古代華夏居中自傲,是挺歧視周邊小國,可這種仇恨大到要搶文化,要滅族么?
甚至于認為華夏是劣等民族,你踏馬的文字都是用漢字,真無法理解為啥會有這種心態。
這是華夏文化傳播的一個巨大失敗!
書歸正傳,王吒理不清頭緒,問道:“高橋兄,你來見本侯,有何高見?”
聽完翻譯轉述后,高橋秀坊連連擺手,誠懇回道:“侯爺,在下只是不知,本國一向禮敬天朝上國,何故要對本國用兵?”
嗯?高大柱不是說有人過來投誠,怎么是過來問責的?
“幕府興兵攻打本侯封地,劫掠村民,難道只許你們打我,不許我打你們么?”王吒怒道。
“什么?大將軍派兵攻打天朝,真有此事?莫不是被小人栽贓。”高橋大驚失色道,幕府嚴控內幕,只說冠軍侯興兵侵略,未說緣由,內幕果然見不得光。
“本侯沒時間跟你廢話,跟我一塊兒來的還有琉球軍隊,薩摩藩吃了熊心豹子膽,居然吞并琉球,島津家族必將被送往琉球問罪。”
“這!......”高橋理虧,薩摩藩吞占琉球一事,作為小藩主的高橋還是很清楚事情原委的,就這一條大罪,天朝冠軍侯帶兵前來,理由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