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三日,鐵桿團快速行軍,抵達京都城御所南十三里處。
御所是啥?倭國國王的王宮也。
“前面集結大量倭國軍隊,約有二千余人。”一位斥候稟報道。
“倭國的京都,現在真是亂成一鍋粥。”王吒蹙眉自語道。
六千先頭部隊圍攻京都,顯然力不從心。
倭國京都,以及各大城池,不像華夏的城池,會修建龐大城墻,沒城墻是容易被劫掠,但也容易逃跑,且若是抵抗堅決,四面八方皆可亂戰。
他們國內沒有大的戰亂,也沒有因為王權更替的殘酷爭奪,更沒有游牧民族的騷擾和掠奪。
所以,當權者不會耗費巨大人力財力去建城墻,把平民與商人也保護起來。只有各大藩主會修城堡保護家族,大阪城其實就是一個大的城堡。
倭國京都乃仿造長安和洛陽而建,甚至連建筑的比例都是完全一樣的。
這種模仿不僅體現在城市的整體布局上,還包括了坊市功能的區分、街道的筆直整齊劃一的棋盤形布局等方面
六千先頭部隊圍住京都的主要目的,是王吒的命令,一定要抓住倭國國王,
京都雖無城墻,但街坊眾多,不可避免陷入城鎮巷戰。
“團長,京都街道房屋眾多,不好施展,大軍不如先駐扎城外,聯絡上竇剛,再考慮下一步作戰方略。”冷鋒建議道。
他認為大軍開進城區,房屋多,意味著敵人的掩體多,時不時有冷箭冷槍,軍隊傷亡難免過大。
“冷兄所言極是,大軍就地駐扎,左翼由趙龍率領,領一千人往西北方向清掃倭軍,右翼由高橋領兵一千,往東北方向攻。
記住,最遠攻擊范圍不超過五里。
盧虎帶一千人,老金帶新八連,跟我去打前面的二千倭軍,其他人由冷兄統率,留守大營。”
王吒快速下令,左翼和右翼更多是肅清大營周邊之敵,而他帶兩千人攻擊倭軍,是想先試一試京都倭軍的戰力。
趙龍乃新六連的副連長,當年遼東戰場上勇敢站出來殺景奴,是王吒的重點培養對象,盧虎是其同鄉,現為排長。
“披甲!”王吒高聲大喊。
二千人迅速披甲進入作戰狀態,結成一個個方陣,向前推進,巨大壓迫感,讓空氣中充滿殺意!
“團長,倭寇學精了,再不往槍口撞。”猴子嘆息道。
倭軍躲著打,尤其是躲到建筑物里,很難快速打垮。
王吒點頭,鐵桿團一往前壓上,對面的二千倭寇便后撤,躲入街道房舍,依托地形,負隅頑抗。并不會幼稚認為雙方人數相近,而主動撲上來肉搏。
“猴哥,高大柱,準備手榴彈。”
巷戰大殺器,手榴彈將再現神威。
目前,王吒手頭上,手榴彈的存貨堪憂,數量僅剩一千余顆,所以征討倭國,用得較少,京都一戰,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吒自然要舍得投入手榴彈改變戰局,心中期望無敵在臺灣能用tnt快速研發出手榴彈,補上大殺器的數量。
如若不使用手榴彈,以鐵桿團當前的戰力,也能在巷戰打敗倭寇,但傷亡率必然會翻番,王吒一向的作戰策略,強調用最小代價獲取戰場勝利。
轟!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