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
內城外的鐵桿團火炮開火,新一輪攻城按節奏再次開啟。
大阪城分為內外兩層,外城是西之丸、二之丸、三之丸等建筑,內城為本丸與天守閣,還有重要的錢庫糧庫。
城代依然猶豫,部分守軍絕望,向北奪路而逃,等待他們的將是騎兵和降兵的聯合追剿。
鐵桿團的進攻猶如鐵錘,精密規劃,每一錘皆是按部就班,每一錘皆砸進守軍的脆弱小心臟。
一錘接一錘,捶滅了倭軍的守城斗志!
最終,城代接受現實,領軍走出內城投降,戰前投誠與城破前投降,待遇天壤之別,投降的守軍將作為勞工南下臺灣海南,修路挖礦。
“饒你不死,去江戶告訴德川,賠款增加到四億兩銀子。
他可以繼續抵抗,帶兵來大阪與我一戰,運氣好贏了,可以不用賠款,輸了賠八億兩!
去吧,一個月內我希望聽到答復,否則鐵桿團繼續攻打名古屋,直到江戶。”
王吒叫人喚城代過來,一句詢問沒有,直接霸氣讓其帶話!
“冠軍侯,吾國乃小國,實在無力賠償啊!”城代欲哭無淚,倭國真要亡國么?
“我還要吃年夜飯,沒空聽你說廢話,趕緊走!”
王吒手一揮攆人,慶功宴正好趕上年夜飯,殺豬宰牛,雞鴨魚肉,一定要好好犒賞將士。
照樣是老規矩,三分之一將士輪換休息,休息者可喝酒,但對外征戰,嚴禁喝高。
因為高橋的勸說,“大阪師團”大面積投誠,大阪成為征討倭國以來,第一個免受劫掠的城池。
高橋部將士整宿興奮到起飛,跟對新的將軍,想都不用想,以后肯定不斷勝利,四處做生意!
高橋、六郎等人在新年鐘聲中,縱情歌舞,開懷暢飲,投誠部隊大范圍喝倒!
弘興四年,西元1648年,元月二日。
大阪城內金銀不多,銀子不到十五萬兩,但糧食儲存豐富,超過十萬石,畢竟大阪城目前僅是幕府的行政機構,不可能有大量金銀財貨。
有糧食打底,鐵桿團只要傷亡不超三成,會持續用兵施壓倭國。
留下三營二千駐守大阪城,鐵桿團北上倭國京都,將于京都匯合六千先頭部隊。
高橋秀坊自然想露臉表現,率領兩千“大阪師團”參戰,據他所說,兩千人中有五分之一是華夏后裔。
王吒詫異,華夏后裔在倭國真有這么多?
這些后裔被稱作“渡來人”,有的從事文字工作和工藝制造,有的則成為地方豪族。
發展最好的渡來人,目前還未投誠過來,據高橋介紹,他祖上有分支,與倭國女國王結婚,生有三子:坂上、大藏、內藏,三人的后代成為倭國顯赫的貴族。
王吒暗嘆,17世紀的倭國,不少人對華夏依然充滿好感,以及親近的情感。但發展到19世紀末,一切將徹底改變,歧視華夏人會成主流,以至于曾經的華夏身份逐漸淡去。
竇剛率領的先頭部隊,去年二十七日攻下交野,短暫休整后,二十八日放棄周邊小城小鎮,直接圍攻倭國京都城。
倭國國王雖是傀儡,但奇異的倭國,千年之秘!王族被視為神族,無人敢推翻其地位,最多只是控制。
所以,鐵桿團先頭部隊遭遇周邊大量勤王增援,相當于一直在圍城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