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御所,作為京都古城的核心部分,南北長約450米,東西寬約250米,四面圍有高6米左右的墻垣。
按王吒最初的想法,是由他率軍攻打京都,而竇剛打大阪。
但麾下將領們強烈反對,鐵桿團向來是依托海軍作戰,港口城市沒有平定前,怎能讓團長涉險深入腹地攻打一國之都?
王吒不好反駁,二選一又不是唯一答案。
將領們希望主帥更安全一些,無可厚非,畢竟大戰要靠主帥決策,你老想當先鋒,我們還能越級當主帥不成。
所以,改為竇剛為先鋒大將打京都。
不可避免,竇剛部的攻堅火力會弱很多,因為迫擊炮和特戰隊肯定是要拱衛團長的。
京都御所南面是御苑,御苑內有眾多園林、建筑以及神社。
從地理布局上看,御所其實是御苑的一部分,整個御苑東西寬700米,南北長1300米,四周皆是土木圍墻。
只不過,御所位于御苑北面,可以算作獨立建筑群。
御所是倭國國王的行宮,原本是國家政治行政中心,但幕府掌控實權,御所僅是國王的居所,再難于此發號施令。
竇剛攻入京都時,沒有理會御苑,直接從北面圍攻御所,但武士反抗激烈,同時外部不斷涌入勤王軍隊,只能暫時放棄攻打御所,轉而在京都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攻打援軍。
王吒合計,竇剛的判斷十有八九正確,倭國國王已趁夜偷偷逃走。
因此,他率領部隊,從東本愿寺向北出發,直接從御苑南門開始攻打。
南門叫界町御門,真是一個門,跟華夏宮城的城門樓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轟!轟!
八斤野戰炮兩炮便將界町御門的木制大門轟爛。
“團長,王室護衛的箭術不錯,末將愿為先鋒。”竇剛見團長要率隊沖鋒,著急擋在前面,主動請戰。
倭國武士使用的是長弓,鐵桿團幾個月來與倭軍交手,遇到多次弓箭手攻擊,有一定威脅,但弊病太明顯。
射程短!
三個字足以點評也!
全世界冷兵器時代,弓弩制作技藝的最頂峰唯有中國,沒有之一!
弓弩的種類,特別是復合弓與勁弩,華夏遠勝其他國家,不同箭矢的應用,同樣是頂流,各種創意基本都在華夏戰場上出現過。
倭國弓為了增加弓箭的殺傷力,只得不斷加長弓的長度,這樣能射出重箭破甲,變態的弓甚至長達2.2米,遠遠超過射手身高。
冷兵器時代,弓箭的制作技藝高,并不能帶來碾壓性的代差優勢,因而倭寇的弓箭手在古代歷史上的幾次交戰中,也能跟華夏射手互射,戰場上倒不至于完全被動挨打。
王吒嘿嘿一笑道:“無妨,就他們的幾把破弓,傷不了本團長。
傳我令,手榴彈先開路,刀牌手打頭陣,噴子跟在刀牌手身后,見到倭寇,就給老資打!
李準帶狙擊手,尋找制高點,自主射擊。”
有王吒沖鋒的地方,特戰隊便是尖刀,狠狠捅入敵寇要害。
轟隆轟隆!
十幾顆手榴彈順著被轟爛的界町御門投進去開路。
隨后,高大柱領著數十名刀牌手隨即涌入御苑,王吒拿著56半跟在刀牌手身后沖了進去。
叮!叮!叮!
弓箭對于全身鋼甲的鐵桿團作用微弱不計。
砰!砰!砰!
噴子與56半,那可是實打實的殺傷。
噴子乃城鎮巷戰的利器,目標若在二十米內,躲無可躲,非死即傷。
“團長,御苑沒有鳥銃手,護衛人數也偏少。”竇剛發覺問題,及時匯報。
王吒與竇剛隔著面甲對視,心里皆嘆,倭國國王已逃,鐵板釘釘。
火器手消失,僅留的護衛不過障眼術,讓鐵桿團誤認王室仍在抵抗而已。
鐵桿團穿過御苑的拾翠亭、黑木梅等園林,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