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九日,河水截流,護城河變成壕溝。
鐵桿團步步為營,開始填充壕溝。
大阪城內,城代跟一幫文官與武將一籌莫展,必受心理煎熬。
冠軍侯不浪戰,不蟻附攻城,有條不紊的展開攻城步驟,倭國守軍寧可鐵桿團立即攻城,一番廝殺,不必費心思考慮如何應對。
這就是王吒的軍事思想,運動戰如疾風,閃電出擊!攻城戰則穩如老狗,絕不用士兵的命去拼去填。
大阪城是鐵桿團在倭國難得一見的堅城,正好由工兵主導,火炮壓制,炸藥破城!
轟!轟!
大阪城守軍完全看明白鐵桿團的攻城意圖,護城河失去作用,于是開炮阻止填壕溝。
此時,城內聚集了五千多軍人和平民,一千武士,一千多輔兵,對倭軍來說,可以選擇向北突圍。
但城代不是一點不懂軍事,鐵桿團故意敞開北面通道,顯然是要讓守軍逃。
天人交戰后,他最終選擇苦守,等待援軍。
鐵桿團拉了近五十門野戰炮,持續對轟。
三十日,大阪城西南段壕溝填平,鐵桿團攻城套路,全面展示。
沙包隆重登場!
在冷峰的指揮下,工匠兵與降軍用麻編袋子填充沙土,然后使用沙包構筑工事,錯落分布,層層推進。
“大阪師團”大開眼界,無論是城內的守軍,還是城外投誠部隊,心中皆在感嘆,攻城居然能這樣操作。
“迫擊炮,五輪轟炸,重點是城墻上的火炮與碗口銃。”王吒下令。
迫擊炮轟炸完,野戰炮跟進,爆破組出動,準備炸城墻。
炮火洗禮下,大阪城西南角的千貫櫓,已是千瘡百孔,塌了一半,千貫櫓的火炮完全啞火。
王吒帶著特戰隊的狙擊手神槍連投入火力壓制,分布在半圓形的沙包工事里,不斷點射。
浮云觀的兩個道士,駕輕就熟,穿著鎧甲,在士兵們掩護,淡定埋置苦味酸強力炸藥。
轟隆!
古代的城池無力抵擋現代炸藥,大阪外城城墻被炸塌一截,寬度約有十來米。
很快,鐵桿團攻入大阪城的西之丸,并向南與北慢慢蠶食。
“城代大人,冠軍侯軍隊沒法打,遲則一日,多則三日,內城必破。”一位將官憋悶發言。
是逃是降?
將官們逼著大阪城城代做決定。
城外有近四千“大阪師團”已投降,對軍心的打擊不可謂不沉重。
完全沒有守城的必要了,冠軍侯對投降軍隊并不殺戮,早降早獲利,降得越晚越麻煩,任何一個常勝將軍對待頑固不降的軍事力量,從來不會客氣。
不想投降,那就趕緊往北跑,各憑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