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法細琢磨,對照林度當時說“不可改了”的表情,頓時豁然開朗。
不由感嘆馬士英洞若觀火,在判斷上的確很獨到。
“沖然明見,一語點醒,只是不知冠軍侯傷勢如何?”
注:沖然,馬士英的字。
“憲之,冠軍侯傷勢如何,仆難判斷,但其必去遼東。”馬士英再次拋出重磅結論。
注:憲之,史明法的字。
馬士英在臺隱居,很少拋頭露臉,一門心思鉆研冠軍侯如何治軍如何打仗,以及冠軍侯如何治理臺灣海南。
近期,他的結論是:工坊工匠對民生和軍工的推動甚巨,關于工匠師的作用,朝廷以前明顯低估;
至于物資方面,他看不透,鐵桿團簡直如有神助;
軍事上,冠軍侯打仗從不大張旗鼓誓師,等百姓知道的時候,冠軍侯早就在攻城掠地。
最后一點,尤為重要:冠軍侯從未正式接受朝廷的封爵,但各種渠道了解,曾經的工部摸魚郎特別鐘愛冠軍侯的稱號!
也就是說,千年前的冠軍侯是王吒的榜樣,每逢大戰,其必親至,從不缺席!
很有意思的是,冠軍侯養傷的這段時間,鐵桿團再未大規模出征。
所以,一旦鐵桿團揮師北上,十有八九,冠軍侯就在大軍之中,哪怕有傷,不能親赴最前線,也必然要指揮作戰!
“對啊,以鐵敢的性格,他肯定要去遼東。不過,去年我等去看望時,他瘦如枯槁,傷勢極重,非要去遼東,豈不是......”
張世澤恍然大悟,認同馬士英分析,但說了幾句后,難免擔憂。
冠軍侯對朝廷一毛不拔,但對他英國公,確實念舊情,不僅又送了一匹黑色神駒,還安排他麾下將士,去采石場干活,薪水豐厚。
“諸公,不能再等了,北伐阻止不了,但北伐規模必須要控制住,朝廷早該運轉起來。”
何騰蛟聲音洪亮,明確表達心中真實態度!
史明法猶豫,馬士英閉目靜思不搭茬,張世澤興奮之色溢于言表。
“今日,諸公一同前往陛下住所,請旨冊封太子為監國。”何騰蛟繼續鼓動,政治上他的風格向來大膽激進。
“太子今年即將年滿十八,早已成年,完全能勝任監國。”原南直隸巡撫黃家瑞旗幟鮮明贊同道。
今日在座的重臣高官,除了馬士英和何騰蛟,俱是當年擁護三皇子的派系,而且跟冠軍侯有些交情。
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撤退到臺灣,期待太子登基。
不像趙之龍、朱國弼、錢謙益那些人,要么不是太子派系,要么和冠軍侯矛盾深重,只能投降景奴。
何騰蛟在皇帝回歸后,一度勸說皇帝重振朝綱,無奈弘興帝擺爛,近期只得轉向太子。
事實上,對他而言,誰當皇帝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進內閣!
“哎!太子深受冠軍侯影響,喜研究工匠之道,盼披掛上陣征戰沙場。”史明法一聲嘆息。
“閣老勿憂,太子聰慧,在您嚴加督促下,必能改變。”原漕運總督路振飛倒不在意,年輕人難免理想化,當上監國后一切都會變。
“本部堂與長公主,傾盡全力,然收效甚微,太子對四書五經不感興趣,讀之猶如嚼蠟。”史明法言語之中滿是沮喪。
高官們一陣沉默,此事堪憂。
“閣老多慮了,太子監國后,自會知民間疾苦,國事艱難,再讀圣賢書,收獲更大。”何騰蛟不在乎太子好不好學,繼續鼓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