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戰壕?
阿濟格腦海里一道念頭一閃而過。
但是,出主意的人,石廷柱不過是隨口之言,并非鄭重提議。
聽到主意的人,簡單琢磨,工程量太大,北面復州已失,很快鐵桿團會大軍會壓過來,沒時間挖!
怎么攻?
烏真超哈的火力壓制不了,若想拿下兩側戰壕,軍隊必然損失慘重。
阿濟格根本不愿再花時間去思考破解之法,而是粗暴下令,將民夫驅趕到前線。
北方游牧漁獵部落的解決方式,攻城從來舍不得手下士兵,他們會驅趕百姓做炮灰,殘忍!野蠻!
消耗守方的弓箭彈藥、滾石擂木,最后再破城。
野蠻部落發動的戰爭,暴力威壓、漠視生命、血腥殺戮,這是野蠻部落的戰爭和生存方式,是其未走向文明前的一個階段。
那么,中原皇朝文明么?現代角度看,確實有太多的欺壓和剝削。
但中原皇朝與北方游牧漁獵部落相比,顯然文明得多!
若不文明,為何北方游牧漁獵部落入主中原,要繼續使用漢字?
為何要采用中原皇朝的吏治,中央設六部,地方設府縣,官員選拔用科舉?
景州衛做了兩百多年的名朝臣子,文明了么?
文明了不少,至少采用衛所制來管理軍政,換個名字,叫八旗制。
且他們做臣子時有很大的自主權,他們的發展擴張是游牧漁獵部落的發展模式,兼并部落,劫掠壯大,驅役奴隸!
......
民夫中有大量包衣,從北直隸與遼西遼東過來,推著楯車,緩緩壓向戰壕。
六百米后開始加速,沒有推車的民夫,有的手中拿著木棒,有的拿著石塊.....
西南面戰壕后的一處瞭望木樓上,冷鋒放下望遠鏡,一聲嘆息!生靈涂炭!
鐵桿團紀律嚴明,日常訓練中早就演習過敵人的各類進攻手段,將領沒有下令停止射擊,他們便會嚴格執行防守策略。
民夫們進入五百米后,遭遇第一輪炮擊。
隨后,三百米、兩百米,炮火不斷。
一百米內,燧發槍、線膛槍響起,大批民夫倒在沖鋒的路上......
即便百米內,民夫高喊:“軍爺,我們是漢人啊!”
回擊的仍是冰冷的子彈。
戰場上,被驅趕做炮灰,就該明白是不歸路,唯有反抗奴役者,沒有第二條路。
鐵桿團不可能會心軟,民夫隊伍混雜著不少景軍,一旦心軟,這些人會暴起,在戰壕內肉搏廝殺。
防線若被撕破,后方可有上百萬百姓,坐船而來的第一批遼東建設者,已經有家眷入住筒子樓和簡易木棚。
景軍殺過去,意味著什么?
負責防守的幾位將領心里很明白,下不了手,只會帶來更多的屠戮。
民夫的后面,有景軍跟隨,他們想嘗試在民夫推進到百米后,看有沒有機會能沖到戰壕內。
砰!砰!砰!
烏真超哈開火,硝煙升騰。
在為數不多的楯車掩護下,數百刀牌手頂著最前面,沖進五十米區域。
轟!轟!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