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米至五十米內,手榴彈飛出戰壕,無情收割。
硝煙彌漫中,有一百多個刀牌手看不清戰場環境,終于沖到戰壕邊,很興奮,嘶吼著躍入戰壕。
等待的卻是刺刀,還有噴子!
刀牌手們拼命死撐,期待隨后跟進的大部隊,然而,直到躺在血泊中,他們依然未等來同伴。
他們只不過是運氣好,沖進戰壕,后方的部隊早已潰退,他們成了一小撮孤軍。
景軍大帳內,阿濟格想砍掉劉澤清,其手下已經摸到戰壕邊了,最終膽怯,潰敗下來。
“十二叔,息怒!”博洛制止道。
“王爺,非戰之罪,鐵桿團的火器上裝有短刀,一兩百人沖上去,沒什么用。”祖大壽說了句中肯之言。
劉澤清心中怨恨,我的手下被你們打散,臨時啟用我,北直隸僅有李化鯨部五千人可用,一次攻擊幾乎折損過半,如此付出還不滿意么?
說實話,他早有反正之意,聽到鐵桿團北伐,即秘密派出侄兒劉之榦與麾下副將鄭隆芳、姚文昌潛往江南,聯絡隆勝帝。
沒料到,還未返回消息,景朝便啟用他出征遼東,誰踏馬的愿意來跟鐵桿團打仗?
場面稍緩,阿濟格命人松開劉澤清。
五年前的遼東戰,刺刀不顯山露水,現在刺刀的威力展露無遺!
在塹壕戰,在大黑山斥候戰,景軍已沉痛領悟。
阿濟格怒火消去,祖大壽一言擊中要害,不得不不承認。
石廷柱尤其贊同祖大壽的分析,烏真超哈,此戰過后,一定要在火器上裝上短刀,誰踏馬想出來的主意,真乃奇才也!
博洛沉思,火器上裝短刀,還有沒有必要單獨設立烏真超哈?
所有部隊全改為火器加短刀,豈不是更具戰斗力,遠攻近戰皆適宜!
失敗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戰爭。
戰場上獲得的經驗教訓,是最大的改進動力,畢竟付出了大量士兵的生命。
心太痛!由不得你不改變!
“可還有妙策?”阿濟格追問道,若無良策,明日繼續驅趕包衣民夫攻戰壕。
沉默半晌,祖大壽獻計:“實在沒辦法,夜襲!”
帳內無人響應!
古代戰爭,夜襲戰就是亂戰,不可控。
而且古代士兵營養差,夜盲癥比例甚高,所以統帥們很少開啟夜戰模式。
亂戰不好么?
這要看交戰軍隊的強弱,素質高戰力強的軍隊不愿意打夜戰,亂戰顯著特征就是混亂,難以發揮精兵的作用。
怎么理解?
所謂精兵,不是指單兵戰斗力強悍,是指士兵作戰經驗豐富,擅于三五一組配合,或者十人乃至百人以上的戰陣。
這才是訓練有素的精兵!
舉個例子說明,戚家軍打倭寇,大小戰陣嫻熟,鴛鴦陣威震八方,打出1:10,甚至于1:100的夸張戰果,讓你懷疑人生,懷疑歷史!
冷兵器時代,乃至熱兵器時代,士兵最應該學習的戰斗技巧,不是單兵格斗,是配合!
是配合!是配合!是配合!重要事情說三遍!
亂戰混戰,其實對弱勢一方軍隊有好處,反正戰場全亂了,看誰意志強,不崩潰,咬牙挺住也能給強大的對手造成殺傷。
不過,前提得摸到對方營寨去。
景軍的精兵乃白甲巴牙喇,極擅小組配合,若這樣的精兵去打夜襲亂戰,豈不是浪費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