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嘴難敵眾舌!
饒是堅韌如甄崗靜,契而不舍,他的辯駁終被口水淹沒。
張治見場面失控,平靜情緒,想把話題給掰回來:“諸位,年后喝粥令再次頒布,余認為民生為重,因淘金而新建三城,乃舍本逐末之策。”
“此話怎講?有黃金不就能購買海外之糧食么?”
張治話剛落音,立即被一儒生反駁,張治邪火直冒,怎么又扯到黃金了?我說的是建城勞民傷財。
“海外糧食何其昂貴,若想喝粥令不再重演,唯今之計,當發動難民開墾荒地,給他們發放農具耕牛,而非用錢去建新城。
凡事有輕重緩急,無農不穩,農為重!”
吳中聲響應張治,擔憂儒生誤陷貪念,一心想直指利弊。
“吳兄可曾見過有一人餓死?可曾見過有一家酒樓倒閉?喝粥令不過是應急之策,跟去年一樣,下半年農田有收成后,自然會正常。”
儒生的反問頓時讓吳中聲語塞。
是啊!他們喊了一年的無農不穩,痛聲高呼,要解決難民吃飯問題。
可實際上,街上確有難民在乞討,但真沒見有餓死的,最匪夷所思的是,酒樓飯館沒倒閉的,現實讓他們完全看不懂。
王吒的策略其實不復雜,就是三板斧:
第一斧,去開拓新地盤,解決就業難題,同時也在增加耕地;
第二斧,多渠道購買糧食,捕撈海產,擴大畜牧,讓食物多樣化;
第三斧,財政支持,餐飲行業免稅,讓酒樓飯館活下來。
百姓手里有錢,消費力旺盛,餐飲業調整食譜,艱難廷住了!
“難道以后,年年皆要上半年喝粥,下半年吃飯么?”甄崗靜斗志尚存,譏笑道。
“非也,有黃金后,自能迎刃而解。”某個儒生笑道。
這其實有些不搭題,但此儒生講啥都是黃金論,黃金就是一切,黃金就是王者!
不服,黃金砸死你。
“黃兄所言甚是,有黃金后,可以買糧食,買農具,買耕牛,甚至去買土地,何事不能解決?”
“對!黃金絕不可讓羅斯人搶了。”
......
張治、吳中聲、甄崗靜最終放棄發動儒生,心中郁悶無比,新一屆儒生帶不動,一群被黃金哄騙的蠢材。
不過,眼前所見的一切,讓三人困惑,臺灣的經濟與民生沒有崩,這是什么原因?
王吒的雷厲風行、銳意開拓,效果很顯著,真讓他解決了一千萬人的就業,遼東已經涌入六百萬人。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壯舉!
至于臺灣依舊有難民,住窩棚、喝粥、穿得破破爛爛,甚至有人乞討。
沒辦法,解決了一千萬,又來三百萬。
但新涌入難民的增量已經大幅度下滑,張治與吳中聲等人還看不出就業向好的變化。
淘金熱點燃臺灣,必然會吸引海量青壯投身淘金事業,三百萬人的就業不出三個月自會解決。
人類去開拓,形成大規模群體激情,類似烏合之眾的行為。
烏合之眾是人性,談不上好壞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