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火焰的赤紅色“鐵錘”,足以貫穿最堅韌鎧甲的“鐵錐”,這是沃里克看到敵方機甲隊伍的感想。
其實,這支全部波蘭人組成的第一軍團原本是他組織建立的,但可惜的是他們似乎對給予他們獨立地位的蕾拉更支持,事變過程中約爾為了討好占eu主導地位的德意志人,始終沒有對波蘭的獨立地位做出明確的答復。
結果就是這群自己親手創建的波蘭機甲隊,卻諷刺性地在蕾拉的手中出現,但較真來說,波蘭軍團真正有這么強大的戰斗力,更多的是依靠魯魯修的謀略手段。
魯魯修在波茲南的最大督訓效果,就在此次猛沖突襲沃里克左翼部隊時完全展示出來了:三百臺上下的輕裝機甲,編制和之前魯魯修管理的黑色騎士團和帝不甚相同,黑色騎士團的基本編制就是中隊,強調的是既要能集中作戰,也要能具備獨立搜捕能力。
而波蘭軍團則要求集中一起陣戰,是殺手锏,強調的是要能一次性撕裂踐踏敵人的密集陣隊,所以魯魯修想出了新的改革辦法,將波蘭機甲分為十二個小隊,每旗共二十五臺機甲上下協同作戰。
除此以外,魯魯修還要求單旗內部呈錐形配置,最前面的首席隊長沖最前,其次三騎為第二層,而后再五騎持槍為第三層,這三層騎兵都是持槍猛沖,務必摧垮敵人的防線;而后第四層為七臺,最后也就是第五層為九臺,執鏈錘、砍劍為武器,負責跟進屠戮殘余敵人。
這樣即使前列有陣亡者,后列居中者也能自動補上繼續作戰,一層全部陣亡,后面全部替補上,只有五層全都戰死受傷,這個小隊才算是最終失敗,層層相扣,連環猛進。整個大隊共十二小隊,作戰時整體部署為魚鱗狀,保證在很短時間,就能將敵陣闖出數個缺口,身后的其他部隊再持續跟進,負責收戰利品,收治傷病員等職責。
這樣,一旦這些輕型機甲沖鋒而下,沃里克以笨拙的重型為主的左翼隊伍,只能看到眼前到處都是飛翔的幻影,還有九根呼嘯而至的恐怖刺槍,十二隊便是一百零八根刺槍齊齊而至。
“啊啊啊!!”
一陣劇烈慘叫聲當中,前面三層的波蘭機甲隊躍動著刺槍,縱橫馳騁猛戳猛刺,為了體現自己波蘭人的身份,巴莉亞特意要求所有波蘭機甲都要裝上一對白色的天使翅膀,雖然魯魯修覺得這并沒有什么作用,但在全體波蘭人的一致要求下,魯魯修也只能妥協。
現在這些機甲后面的寄生,十分得瑟地微微擺動著,很快就在沃里克的左翼陣列里犁出了一道道死傷模糊的“血腥胡同”,后面的波蘭機甲舞動著鏈錘和槍炮,左右斬殺打翻“血腥胡同”兩側的重型炮戰機甲,如入無人之境。
待到波蘭機甲幾乎毫無損地貫穿了整個沃里克左翼,直沖到幾乎無力進攻的ero隊陣線前時,沃里克軍左翼已死傷了數百人,其余的殘兵就像巢穴被熱油烈火焚燒的螻蟻,一哄而散,四處潰逃,有的則居然直接跑到蕾拉軍前乞降。
沃里克就這樣在短短時刻內就眼睜睜的看著他自己的左翼在背后遭到打擊,陷于滅頂之災。
“小阿諾德那個混蛋到底在做什么,我不過就是沒關注他朕半個小時而已,為什么他就擅自帶著精銳脫離指揮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