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結束時,已是深夜。劉百軍被押解出審訊室時,腳步踉蹌,眼神空洞,再也沒有了之前的抗拒與狡辯。小周和小王看著他的背影,心里清楚,這場因5萬元經濟糾紛引發的悲劇,終于真相大白。
走出審訊室,小周拿出手機,向李明匯報:“劉百軍已完整供述殺人動機與全過程,監控視頻、物證、證言形成完整證據鏈,案件可以移交檢察院提起公訴。”李明在電話那頭回復:“辛苦你們了,正義不會缺席,讓張殿權的家人也能安心。”
刑偵支隊的燈光在深夜里格外明亮,小周和小王站在走廊里,看著窗外的夜色。這場跨越數日的偵破之戰,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而劉百軍,也終將為自己的沖動與殘忍付出代價,在法律的嚴懲下,為逝去的張殿權贖罪。
8月29日上午9點,解放西路的陽光已驅散晨霧,街道上車水馬龍,唯有下水道井口旁拉起的黃色警戒線,提醒著這里曾發生過一起悲劇。三輛警車緩緩停在路邊,警燈熄滅后,兩名警員架著戴著手銬、腳鐐的劉百軍走下車——他穿著灰色囚服,頭發凌亂地貼在額前,眼神躲閃著不敢看向那口熟悉的下水道井口,每走一步,腳鐐與地面碰撞的“嘩啦”聲,都像是在為他的罪行敲響警鐘。
“指認開始,全程錄音錄像。”小周手持執法記錄儀,站在警戒線旁,聲音在喧鬧的街道上格外清晰。警員松開對劉百軍的束縛,只保留手銬,在他前方一米處引導方向。劉百軍的雙腿微微發顫,目光死死盯著地面,直到被引至下水道井口前,才被迫抬起頭,看著那口曾被他用來藏匿罪行的井口,身體不自覺地往后縮了縮。
“8月22日晚,你就是在這里與張殿權見面的?”小周指著井口東側的人行道,執法記錄儀的鏡頭緊緊鎖定劉百軍的動作。他的喉結動了動,聲音沙啞得幾乎聽不見:“是……我下午4點多開著面包車過來,把車停在前面的巷子里,就在這里等他。”他抬手指向不遠處的商鋪后巷,“我怕被人看到,特意選了這個角落,還帶了根尼龍繩,想嚇唬他還錢。”
技術人員立刻在劉百軍指認的“等待位置”展開復核,足跡燈的光束掃過地面,很快在人行道的縫隙中發現半枚42碼運動鞋印。“步長70厘米,步寬18厘米,步角2度內扣,與前期在井口旁提取的鞋印特征完全一致,”技術人員用標尺貼近地面測量,“鞋印邊緣沾著的黑色滌綸纖維,與劉百軍住處搜出的尼龍繩纖維成分一致,確認是他等待時留下的。”
“張殿權到了之后,你們發生了什么?”小周繼續追問,鏡頭轉向井口北側的空地——這里正是法醫推斷的第一案發現場。劉百軍的呼吸變得急促,眼神里閃過一絲恐懼,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混亂的夜晚:“他大概8點到的,看到我就罵‘你還敢來纏我’,我讓他還5萬塊補償款,他說‘沒錢,你愛咋咋地’,還推了我一把。我當時氣瘋了,就跟他打了起來,他用手抓我的胳膊,我就掏出尼龍繩,從后面勒住他的脖子。”
他指著地面的一處痕跡標記:“我勒住他的時候,他拼命掙扎,右手掌心蹭到了旁邊的碎石子,肯定劃破了——你們說他掌心有擦傷,就是那時候弄的。他還踢到了我的腿,我更生氣了,就越勒越緊,直到他不動了。”劉百軍的描述與法醫張林的尸檢結果完全吻合——張殿權右手掌心2x0.5c表皮擦傷、頸部4x2c帶狀扼痕,均與他的供述一一對應。
技術人員在劉百軍指認的“搏斗位置”,用魯米諾試劑噴灑地面,淡藍色的血跡熒光清晰顯現:“血跡形態呈噴濺狀,與扼頸導致頸部血管破裂的出血特征一致,血跡dna與張殿權的dna完全匹配,確認此處為第一案發現場。”
“張殿權失去意識后,你做了什么?”小周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劉百軍的頭垂得更低,手指無意識地摳著手銬:“我探了探他的鼻息,發現沒氣了,就慌了。我從面包車里拿出黑色袋子,把他的尸體裝進去——袋子是我提前準備的,本來想裝挖掘機零件,沒想到裝了他的尸體。”他指著井口,“我把袋子拖到這里,打開井蓋,用盡全力把袋子扔了進去,當時還聽到袋子碰到井壁的聲音,嚇得我趕緊蓋好井蓋,開車跑了。”
技術人員在井口邊緣的金屬部件上,提取到一枚模糊的指紋:“指紋經增強處理后,與劉百軍的指紋特征點高度吻合,且指紋邊緣沾著的黑色纖維,與尼龍繩纖維一致,確認是他打開井蓋時留下的。”此外,在井口下方的井壁上,技術人員還發現了黑色袋子的殘留碎片,材質與劉百軍供述的“裝尸袋”完全一致。
“你把尸體扔進下水道后,去了哪里?為什么要燒車?”小周追問,鏡頭掃過劉百軍指認的“停車位置”。劉百軍的聲音帶著哭腔:“我開車去了郊區的廢棄工廠,怕你們查到面包車,就倒了汽油把車燒了——汽油是我之前買的,本來想給發電機用的。燒完車我就躲在工廠的鐵柜里,以為能躲過,沒想到還是被你們找到了。”他的解釋與警方在工廠發現的汽油空桶、燒毀的車輛殘骸完全對應,進一步印證了其作案事實。
整個指認過程持續了一個半小時,劉百軍的每一句供述都與前期的現場勘查、法醫鑒定結果精準對應:等待位置的鞋印與纖維、搏斗位置的血跡與擦傷、拋尸井口的指紋與袋片,甚至連他提到的“碎石子劃傷掌心”“汽油燒車”,都與證據鏈中的細節完全吻合。
當指認接近尾聲,劉百軍突然掙脫警員的束縛,朝著井口跪了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