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入股百分之四十,我的股份會被縮水到連百分之三十三都沒有的程度。”
“合著我辛辛苦苦的,成了一個打工的了”
“那我不成跪著要飯的了”
“顧,不要著急。”安東尼做了個下壓手掌的動作,“改變條件這不是我能決定的,要不兩方坐一起,好好談談”
“不管談成什么樣,沒必要傷了那個,用你們的話來說”
“和氣。”
“和氣生財嘛。”安東尼哈哈大笑著,用他那越來越順溜的漢語蹦出來個成語。
兩方都有合作的意思。
那就坐下來談嘛。
正好那兩個談判方面的專家用的很順手,直接再拉回來。
不過這次的談判對象變成了索尼哥倫比亞。
一條一條的條款開談。
談著談著,顧銘就發現,索尼哥倫比亞最在意的,是以后公司的碟片用索尼的標準。
再聯想到后來索尼哥倫比亞一路買買賣,又買下了好萊塢片庫最大的米高梅。
顧銘明悟了。
索尼哥倫比亞是想靠著掌握內容端,在dvd的標準上取得領先地位。
電影才值幾個錢
掌握了dvd標準,以后賣dvd賺的更多。
要是同意了,搞地有些像資敵似的,畢竟索尼是霓虹的產業。
但誰讓顧銘清楚,dvd就火了那么一陣子呢。
跟曇花一現似的。
隨著網絡不斷提速,以后是網絡視頻的天下。
尤其是國內。
想通這個,顧銘的心里也就沒那種資敵的感覺了。
只想著靠著這個索尼哥倫比亞最在意的點不斷地爭取最好的條件。
談了一周之后。
在兩方都有意合作的情況下,終于談妥了協議。
索尼哥倫比亞投資七千五百萬,占股百分之二十五。
以后索尼哥倫比亞會在aa里強烈支持北斗星娛樂發行的所有影片。
而出了溢價,又給出了承諾。
他們自然也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
北斗星娛樂以后制作發行的影片,北美的碟片制作全都使用索尼的dvd標準。
如果是顧銘在北斗星娛樂親自導演的影片,海外發行全部屬于索尼哥倫比亞,索尼哥倫比亞會按照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三十五出價購買。
剩余的影片,顧銘要將北美票房超過五千萬的影片里超過一半的影片海外發行交給索尼哥倫比亞,價格則是北美票房的三分之一。
這一半是顧銘談下來的,總得給別的六大分潤一點,徹底和索尼哥倫比亞綁死,容易搞地全是敵人。
至于票房不超過五千萬的影片。
北美票房連五千萬都沒達到,海外也難發行,搞不好都得賠錢。
索尼哥倫比亞沒在意,顧銘到時候可以隨意選擇。
另外,因為沒有謀求到一票否決權的股份數量,索尼哥倫比亞要求顧銘簽訂一個合約,在尋求注資時,其可以優先注資,作為交換,日常事務投票權可以交給顧銘,只在關系如并購,再次融資等大事時才會使用。
合約簽訂。
北斗星娛樂的股權再次發生了變動。
顧銘掌握3375,明面上的三分之一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