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個團隊進入第一輪。
通過競選之后,淘汰掉了九個,還有五個團隊進入了第二輪。
張一謀,顧銘,李桉,張季鋼,陳威壓。
名單一出,網友們就忍不住地在網絡上開始到處評論了起來。
“五個人,國內的知名導演,真是缺誰誰尷尬啊”
“什么叫缺誰誰尷尬應該是缺哪兩個人,哪兩個人尷尬。”
“我覺得這五個人是沒啥毛病的,讓馮褲子當導演,最后拍一場小品大合集嗎讓陳詩人去當導演,你能信得過一個念詩的人萬一在開幕式上弄機場詩朗誦,你說這可咋整”
“我也覺得沒這兩個人還挺合適的,只是另外兩個是誰啊我沒聽說過啊,哪位大神科普一下”
“陳是東方歌舞團副團,張是總正歌舞的副團。”
“都是大拿,這樣看,馮陳沒能入選也不虧啊”
“你們說最后誰來當這個總導演合適”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網上有人提出來。
在組委會內部,也有人說出了同樣的話。
一共幾個項目,每個項目都得打分,打分結束后。
李桉的古代文化部分的分是最高的。
在世界文化考慮上面,顧銘的分是最高的。
可是把幾個項目的分數一加,最后得分最高的人就只剩下一個了張一謀。
大家投票選擇,九個人,五個人里選張一謀。
還有四個人不選。
這同意率就有些低了。
剛才舉手的一個組委會成員道,
“我覺得張一謀來當總導演就挺好的,畢竟申奧也是和他合作的,申奧成功了,到正兒八經地要上場了,就把人家一腳踢開,這樣不好吧而且張一謀的分數也是最高的,合情合理嘛。”
“我反對”另一個成員舉了下手。
“看看雅典奧運會的八分鐘最后弄成什么樣子了吧”
“再讓他弄,還是弄的那么糟糕怎么辦”
“是,申奧合作他有功勞,但也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吧這是奧運會,開幕式那天要是丟臉了,那可就徹底把一整個國家,十三億人的老臉丟光了。”
“我覺得還是用他太冒險了。”
“換個人吧,顧銘這年輕人就不錯,有朝氣,在全世界影壇的名氣絲毫不弱于張一謀,商業片方面更是勝過張一謀不止一籌,年輕,就代表著無限可能,我反正不想再看到雅典那八分鐘場面出現了。”
“可是年輕就意味著不穩定”支持張一謀的成員又道,“誰知道顧銘到時候會不會傷仲永,而且顧銘又沒有主持這種大型活動的經驗。”
“張一謀都干了二十年了,色彩場面這一塊又一直是他的強項,選擇張一謀,最起碼保住了下限”
“這是奧運會,穩妥才是第一位。”
“不過大家有不同意見,我也可以理解,支持顧銘的舉一下手,我看看情況。”
“一,二,三,四,五。”
數出最后同意顧銘的人數,大家臉上的表情是比較精彩的。
剛才沒有選張一謀的四個人,全都選了顧銘。
還有一個人張一謀和顧銘都選了,突出一個一碗水端平。
而這樣的選角方案,也就意味著選導演進入了僵局。
另一邊。
顧銘在參加完這次的競選后就不再操心這個事了。
操心也改變不了結局。
既然如此,還不如放平心態。
再者說等總導演選出來怎么也得一兩個月呢。
自己這邊還有其他事情得忙呢。
額。
眼前就有一個。
顧銘忙完了奧運總導演競選的事情,兩個劇本小偷家族和寄生蟲也提交審核了,終于有時間休閑一下了,就無聊的打開了電腦。
先進了顧銘導演吧。
進來之后就有種回到了家的感覺。
這里面的朋友說話的超好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