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向天幕答題環節,眾人躍躍欲試。
等看清題目與四個選項時,大家眉頭一蹙。
“文憂,你怎么看?”
董卓一見詩就是滿腦子漿糊,對于出生戎馬生涯的董仲穎,一生都在和戰爭打交道,可對詩詞歌賦,他是一竅不通。
一旁李儒也是不明所以,他是儒士出身,一直鉆研的都是權謀爭斗,對此他也不甚了解。
但身為臣子,主公有疑問,當然不能說不知道。
“太師,依儒所見還是請蔡伯喈過來吧!”
蔡邕字伯喈,東漢末年大儒,他的女兒蔡伯姬比他更有名。
董卓把持朝政后,強征蔡邕擔任祭酒,董卓敬重他的才學。
之后蔡邕官運亨通,升侍御史,治書侍御史,尚書,侍中,左中郎將。
被封爵高陽鄉侯,可謂平步青云,深受董卓敬重。
一聽說請蔡邕前來,董卓一掃愁態,立刻說道。
“咱怎么忘了,身邊還有這么一個大才子。”
“快!快請蔡伯喈過來。”
……
督郵:“一定選項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由其是那張飛,粗蠻霸道,將來一定是反骨仔。”
夜晚,督郵不斷的怒罵天幕上劉關張三兄弟。
他心中最恨的就是張飛,竟敢當著全縣百姓鞭打于他,讓他丟盡了臉。
還有偽君子劉備,假仁假義。
這大漢天下誰官不貪,可劉備昵?
不給好處罷了,還指使自己兄弟動手。
督郵滿腔怒火,無處發泄。
本來三兄弟棄印逃走,人海茫茫。
督郵有權有勢,也拿他們沒辦法,可當在天幕中終于看見心心念念的仇人時。
“桀桀桀……”
“都給本督郵等著,我要讓你們三兄弟身敗名裂,天下再無容身之處。”
督郵打算在平原縣搞一些特殊祥瑞,害人最好方法,不是動手殺他。
而是捧殺,這是最高境界。
“桀桀桀……”
督郵的臉龐閃過一絲陰寒。
……
遼東,玄菟郡境內。
自從公孫瓚領兵前來征討女真,其人馬駐扎在水草豐密處。
大軍蓄勢待發,等待時機。
營帳內,公孫瓚一臉好奇詢問師弟。
“玄德,你認為上述的四條選項該選哪一個?”
公孫瓚十分清醒,他對詩詞這東西也不感興趣,可作詩的當事人不就在他面前,問他不就成了。
看著師兄狂熱的眼神,劉備再不想說,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哎!寧教天下人負我,我劉玄德不負天下人。”
誰讓我劉備是仁義之君呢?
想了想,斟酌用詞后,分析道。
“公孫師兄,此題要求我們從四首兄弟詩中,找岀一首跟我有關的詩。”
“選項a中,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
這個選項說出了兄弟的重要性,可謂淺顯易懂。
“將兄弟比作自己的手足,將妻子比成穿的衣服。”
“依備所見,此詩決不是備所作,師兄你是知備的為人,怎么會把妻子比作衣服。”
“在備心中,兄弟妻子都是我的手足,雙方同等重要,無有輕重。”
劉備解說,公孫瓚連連點頭,同窗多年,他還是知道劉備的品性,劉備可是個少有仁義之人,正人君子。
a選項定然不是。
見師兄信任自己,劉備心中松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