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被天幕證實自己有天命,劉備被嚇得直冒冷汗,他仿佛看見天下諸侯都來討伐他的場景。
……
劉備接著分析。
“b選項,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斷然不是備所作。”
說罷,劉備拉起了關羽張飛的手,眼眶濕潤說道。
“備早立下誓言,與二弟三弟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怎么會做煮豆相煎之事,如果這么做,備與禽獸何異。”
“所以,這個b選項也決不是備所寫。”
言罷,劉關張三張抱在一起,涕淚橫流。
“大哥!”
“二弟!三弟!”
這兄弟溫馨的一幕,在場眾人羨慕不已。
……
良久,止住眼淚地劉備,看見公孫瓚仍眼巴巴的看著他,暗罵一聲。
“呸,還師兄弟呢?”
“你難道沒有一點同情心嗎?”
沒辦法,秒收眼淚的劉備繼續講解第三項。
“c、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劉備文采還是不錯的,細看明白此詩的意思,講述道。
“此詩講的是九月九日重陽節,獨自離開家鄉,想念遠方的兄弟,他們插上茱萸登上高處,卻因為少了自己,而有所遺憾。”
“備認為,這首詩,可能是備所作。”
話音未落,關羽張飛頓時就急了,看向劉備。
“什么?”
“大哥,你為何會作這首詩?”
“你不是說過咱們兄弟同吃同睡,永不分離。”
“大哥,我不要跟你分開。”
營地中,劉關張三兄弟又抱在一起,哭的稀里嘩啦。
可大家再無羨慕之感,齊齊拍向額頭。
“啪……”
……
公孫瓚見狀,怒火上升。
“怎么上學時候沒發現,這玄德如此愛哭。”
“哭的令人心煩,一次兩次讓人共情,可你反復……”
“玄德賢弟,還有最后一項,講完你們再回去哭吧。”
公孫瓚心中,完全不把劉備放在眼中,這樣的人即使天命在身,也不會長久。
聽到公孫瓚再一次打斷他,劉備心中不快。
“竟敢打擾我加深兄弟感情。”
“你已有取死之道。”
劉備定了定心神,緊接著說道。
“d選項,欲知天理即私心,切莫將來兩處尋。翻手為云覆手雨,只今猶昔昔猶今。”
“這首詩就略有深奧,看其意思,應該是在告誡兄弟,一些人生道理,戒驕戒躁。”
“以備所見,此詩不太可能是我所作。”
劉備想了想,否認道。
“為何?”
公孫瓚不解,上學的時候,劉備的文采就很高,連老師盧植都夸過他。
只可惜,那時侯的劉備貪玩好動,在學堂待不住,最后就離開學堂了。
“備自認為,雖略有文才,可這最后一項,意境深遠,我自愧不如。”
劉備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他還沒狂妄到,后來夷陵之戰中藐視江東鼠輩的時候。
說到底,此時的劉備沒有膨脹。
他仍是那個謙謙君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