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百姓針對城外的孫堅議論紛紛。
“你們聽說了嗎?”
“這次來攻城的是名振天下的孫堅孫文臺,他可是個狠人啊!”
“是啊!是啊!”
“那可是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我看這城是要保不住了。”
“俺也是這樣想的。”
百姓們擔憂城破之后,會不會對他們有什么影響。
他們希望孫堅破城之后不要燒殺搶掠,橫征暴斂就行了。
百姓要求并不高,他們所要的無非就是太平。
寧做太平犬,不為離亂人。
……
可惜百姓思想左右不了,那些高高在上的肉食者。
太守府,張咨下達了死命令,再從城中招募一萬五千名壯丁,以及賦稅增加到昭寧十五年。
今年不過才是昭寧二年,張咨把稅收到十三年后。
他的種種操作,使城中百姓群情激憤,愈演愈烈。
……
城樓上,張咨看著軍容齊整,密密麻麻的敵軍,急得是滿頭大汗,腳都站不穩。
一旁幕僚攙著張咨,輕聲勸慰道。
“使君勿憂,董太師的朝廷軍不日即將到達,他孫堅再能打,還能打過董太師的西涼軍嗎?”
張咨聽完幕僚所言,臉色仍然蒼白。
“可我擔心,沒等到援兵到來,這宛城便被孫堅攻破了。”
俗話說,人的影,樹的皮。
孫堅名聲太大了,張咨曾見過孫堅大開殺戒,橫掃黃巾的場景。
當時孫堅不過幾千人,而黃巾是十幾萬人,可結果呢?
至今想起,張咨內心都打一寒顫。
宛城是兵無斗志,將無斗心,但張咨不愿拱手讓城,他要堅守待援。
張咨之所以死心塌地跟著董卓,不是忠心與知遇之恩。
而是獨子留在洛陽當人質,他不得不聽從董太師的命令。
……
城外,孫堅的部隊士氣高漲,向城墻沖去。
“殺呀!沖啊!”
“先登者,賞金百兩。”
城墻下面,孫堅的軍隊擺出陣營,穩健前行。
“放箭!”
隨著張咨一聲令下,城樓上弓箭手熟練的拉緊弓弦,精準朝著敵方射去。
這些弓箭手,大多是當初黃忠部下,雖沒有黃蟲百步穿楊的本領,可箭術在南陽軍中獨樹一幟。
看見城樓上如蝗蟲的箭羽,沖在最前沿立即舉起盾牌,高聲吼道。
“舉盾!”
黃蓋的士兵紛紛舉起盾牌,擋住大半的箭羽,依舊有小部分被射中士兵。
“啊!”
“疼死我了。”
……
被射中的新兵哀聲痛嚎,當場被身邊老兵扇了個大比兜。
“瓜慫,你做啥子!”
“這是戰場,不是在家,你要是再敢大呼小叫,老子立馬砍死你。”
看著兇惡的老兵,新兵嚇得呆麻住,不敢反駁。
“別裝死,跟我一起往前沖,只要能先登城樓,你小子富貴就來了。”
打一巴掌給一顆甜棗,這事老兵早干熟練了。
聽完老兵的話,新兵迅捷爬起來,怪叫一聲,跟隨大眾沖向城樓底下。
真正血戰正式拉開序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