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從此以后某再沒有你這個學生。”
【曹操】:“哎!大漢的土地被異族踐踏。”
“我在此立誓,若我將來得其時,定要消滅女真,蕩平草原。”
曹洪、曹仁、夏侯淵:“主公,俺也一樣!”
……
有人嘆息,自然有人幸災樂禍。
【袁本初】:“哎,真是太可惜了,都是朝廷軍隊,怎么能互相不信任呢?”
袁紹表面一副很可惜模樣,內心卻樂開了花。
“公孫瓚經此一敗,元氣大傷,無法對我產生威脅。”
袁紹在鄴城聚集了七八路諸侯,本來大家商議去遼東討伐女真。
但是袁紹并不將女真放在眼里,袁紹心心念念還是洛陽。
“現在也到了該討董的時候。”
袁紹派使者通知陳留郡的曹操張邈,二人經過密談。
到昭寧二年七月,曹操張邈于陳留發布討董檄文。
拿出天子血詔,詔告天下諸侯一同討董。
“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檄文一出,各地諸侯紛紛向酸棗城涌入。
……
曹操率領本部人馬七千,還有張邈的一萬五千人馬率先來到酸棗。
開始劃圈營地,準備聯軍一應事物。
城樓上,張邈正與曹操兩人一邊散步,一邊討論天下大事。
“孟德認為現在是討董的絕佳機會嗎?”
聽到張邈還是不踏實,曹操早就見怪不怪了。
“如今大漢天下,使君以為如何?”
張邈想了想,回答道。
“內憂外患,社稷臨危。”
曹操繼續說道。
“那使君認為如今之際,該當如何救大漢?救百姓?”
張邈回答不出,雖然他俠名傳遍天下,可他始終是個政治小白。
對于天下大勢,他看不懂。
……
曹操繼續闡述他的理念。
“使君,只有內合,才可攘外安夷。”
“不消滅惡賊董卓,大漢如何才能捏緊拳頭,一致對外。”
張邈聽后,覺得很有道理。
“孟德,放手去干吧!”
“你說怎么干,我都聽你的……”
……
各路諸侯迅速會盟,他們分別是。
【后將軍淮南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
【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
【漁陽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
十八路諸侯,近三十萬大軍齊聚酸棗,號稱百萬雄師。
一時間,洛陽震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