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事畢,眾將退去,朱元璋獨留李善長,徐達,湯和三人。
李善長開口道:“將軍待郭大帥以大義,但自古功高震主,必為主所忌,等郭大帥到滁陽,怕恐難以此待將軍,還望將軍早有所備。”
徐達道:“李先生所言甚是,當日朱兄弟孤身一人南略,郭大帥怕也已與你心有芥蒂,你縱一片赤誠,但也不可不為自己打算一番。”
朱元璋眉頭緊鎖,面沉如水,看向湯和,“湯和兄弟怎么說?”
湯和回道:“我跟郭子興這么多年,郭大帥倒還好,但他身邊有幾個鳥人,重八兄弟今日有如此大功,怕那些鳥人在大帥耳邊亂嚼舌根,怕也會對你不利。”
朱元璋再看向李善長,“李先生可有應對之策?”
李善長沉吟片刻,“濠州城內,郭公不過萬余人馬,今滁陽有義士近三萬,且領軍者皆是勇將,只要滁陽義士奉將軍為尊,也不懼郭公有所忌。”
徐達道:“正是,只要滁陽的人馬在我們自己兄弟手里,不管時局怎么變,終能立于不敗之地。”幾人商討了一陣,朱元璋便讓三人去安排軍中事宜。
三日后,郭子興領萬余人馬來到滁陽。朱元璋盡出滁陽軍士于校場,供郭子興檢閱。
沙場點兵,旌旗招展,三萬將士列陣于校場,軍容整肅,好不壯觀!
郭子興大悅,“重八,好樣的,不想你孤身南略,才數月光景,就練就這樣一支雄師,大功一件,當賞!”
閱兵完畢,朱元璋將郭子興等眾人迎入早已準備好的府邸之中。當日設宴,自是一番歡慶,直至深夜。
等眾人宴畢退去,郭子興在書房與郭天敘,郭天爵兄弟,張天祐等幾個心腹議事。
郭天敘憤憤道:“父帥,這朱重八現在兵強馬壯,您不得不防啊,您看今日滁陽的眾將士,眼里只有他朱重八,怕日后不一定聽您調遣。”
張天祐道:“重八向來厚道本分,應該不會有什么出格之舉吧。”
“知人知面不知心,當日他找父帥調兵南略定遠,父帥不允,只怕還懷恨在心。”郭天爵接口道。
聽得他說完,眾人都看向郭子興。郭子興沉吟半晌,“此次我們能順利從濠州撤到滁陽,重八出力不少,他要想自立,怕不會如此盡力的從中斡旋。此事我心中自有計較,你們平時也注意下,不要讓濠州兄弟跟滁陽兄弟產生不必要的摩擦。”
事畢,眾人散去,郭子興獨坐書房,呆坐了很久,直到張氏來催他,“老爺,時候不早了,該歇息了,什么事明天再辦嘛,身子要緊。”
郭子興嗯了一聲,隨口問道:“你覺得重八這孩子怎么樣?”
“很好啊,老實本分,對秀英也好,秀英好老在我面前夸他呢。”馬氏回道。“本事也不小,你看這滁陽不就是他打下來的嘛。”
郭子興點了點頭,“是很好,很有本事,就是太有本事了,我怕等我百年后,天敘,天爵都壓不住他。”
張氏急道:“老爺瞎說什么,您身子這么硬朗,定能長命百歲。再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秀英不就是我們自家孩子么,都是自家兄弟,不要想太多,這不天祐還能幫忙管管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