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亦命將士復寇江陰,建德等地。
方國珍為表誠意,以溫州,臺州,慶元三城獻與朱元璋,并愿以次子方關為質。
朱元璋收其三城,言古者慮人不從則為盟誓,盟誓變而為交質子。此衰世之事,豈可蹈之。凡人之盟誓交質者,皆由未能相信故也。今既誠心來歸,便當推誠相與,當如青天白日,何自懷疑,而以質子為哉。
便厚賜其次子方關,遣回東南。
正當朱元璋聯手方國珍與張士誠在江浙一帶打得熱火朝天之際,陳友諒派雙刀趙普勝派兵攻太平。
朱元璋西線告急,遣徐達率師西進,攻打池州。
時池州主將趙普勝攻太平不下,遣其副將守池州,為徐達所敗,復奪池州。
朱元璋大喜,封徐達為鎮國上將軍。
時趙普勝水軍勢大,俞通海數與之戰不克,眾將皆患之。
朱元璋言:這趙普勝有勇無謀,陳友諒此人脅徐壽輝以令諸將,疑心頗重,可以用反間計除之。
趙普勝有一謀士,名喚鄒林,精通奇門數術,常有奇謀,趙普勝甚是倚重。
朱元璋派趙普勝的舊部張德勝去往安慶招安趙普勝,張德勝亦與鄒林有舊。
到得安慶,趙普勝知張德勝來意,雖甚是不悅,但依舊以禮待之,道:“你我曾是兄弟,在巢湖共抗左君弼,看在你我曾一起出生去死的份上,本帥自不會為難你。當年本帥沒有隨他去和陽,此時要我去投朱元璋,此事休提!”
但念在往日的交情,趙普勝還是盛情款待了張德勝,當晚趙普勝特意去拜會了鄒林,趙普勝自是看在眼里。
臨走之時,趙德勝特意留了一封朱元璋的親筆信與鄒林。信中朱元璋許以重利,招降鄒林。
好巧不巧,這一切都看在了趙普勝的眼里。
鄒林自知此信已被趙普勝知曉,趙普勝軍中不宜久留,怕招來殺身之禍,便連夜奔往池州,投了朱元璋。
鄒林來投,俞通海,廖永安,張德勝等以前巢湖水軍的將領大擺筵席,歡迎這位以前水軍的兄弟。
席間鄒林道:“兄弟我寸功未立,受吳國公如此器重,受之實有愧。”
俞通海道:“鄒林兄弟,學究天人,奇門五行,八卦星象無一不精,我主公向來求賢若渴,日后鄒林兄弟定能飛黃騰達。”
幾人一番寒暄客套,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皆是有些許醉意。
宴畢,俞通海獨留鄒林一人,悄聲道:“鄒林兄弟,我俞某人有一事相求,若兄弟能幫我這個忙,定是感激不盡,日后也必有重謝!”
鄒林此時已是略有醉意,聽得俞通海如此說,拍著胸脯道:“兄弟待我如此,只要我鄒林能辦到的,俞兄弟只管開口,絕不含糊!”
俞通海哈哈大笑,“就知道沒有看錯鄒兄!”說罷又是敬了他一杯。
隨后從桌子底下拿出一個盒子,打開一看里面竟是黃橙橙的金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