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常遇春則站在血泊之中,臉上毫無憐憫之色,仿佛剛剛所做之事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徐達派人快馬加鞭趕往應天,將此事報與朱元璋,朱元璋亦是不滿,親自寫了一封書信斥責常遇春,并嚴令以后不得再犯。
陳友諒聞聽常遇春竟然斬殺了投降過去的三千士卒,頓時怒不可遏。
陳友諒知道安慶兵強馬壯,還有徐達,常遇春坐鎮,實非易與。
他便親率數萬大軍,以張定邊為先鋒,繞過安慶,徑直朝太平殺去。
此時此刻的太平城,兵力極度匱乏,守城的將士僅有區區三千人而已。
面對如此險峻的局勢,太平的守將花云和朱文遜毫不畏懼,一面派人往應天求援,一面修筑防御工事,積極備戰。
等到兵臨城下,城外刀槍林立,旌旗蔽日,朱文遜毅然率軍出城迎敵。
朱文遜本是一個孤兒,在戰火中被朱元璋所救,并收收其為義子,以名師授武藝兵法,四處征戰,頗有戰功。
朱文遜引軍出城便碰上了陳友諒先鋒大將張定邊,張定邊一言不發,單手持劍策馬直沖朱文遜而來。
自古將領馬戰皆是以長兵器對敵,這張定邊手持一把劍倒也是稀罕。朱文遜倒也不敢大意,手持長槍迎了上去。
不想那張定邊的劍實在太快,朱文遜還未出槍,只是眼前一花,就覺喉頭一涼,從馬上墜了下來。
花云眼朱文遜被敵將一合而斬,心中大驚,又見敵軍來勢洶洶、氣勢如虹,人數還數倍于自己,深知硬拼絕非上策,于是果斷鳴金,讓士兵們撤回城內,憑借堅固的城池堅守陣地。
陳友諒見狀,哈哈大笑,隨即戰鼓大作,數萬大軍對太平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正會天降大雨,漢軍攻勢不停,冒著大雨輪番攻城,日夜不歇。
整整三天三夜過去了,花云雖始終身先士卒地沖在最前線,未曾有一刻停歇,更不曾合眼休息片刻。
城內守軍人數太少,敵軍輪番進攻,自己卻幾乎沒有換防,只能偶爾休息片刻。他帶領著城中軍民拼死抵抗,苦苦等待著援兵的到來。
不想大雨連下三日,如漢軍攻城一般,不曾停歇,長江的水位暴漲。
陳友諒的戰船竟然隨著江水的升高,逐漸與城墻平齊。
陳友諒抓住這個絕佳機會,命令手下的軍士迅速登上戰船,并直接從戰船上攀爬上城墻。
盡管花云勇猛無比,立于城墻之上拼命殺敵,但終究還是寡不敵眾,被張定邊一劍刺中手腕,長槍墜地,被漢軍生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