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孫想去拉郜氏,但手里抱著孩子,行動不便,沒有拉住。又怕這孩子的哭聲驚動了城門口的守軍,不敢追出去。
城門口的守軍見一個婦人只身沖過來,倒也沒當回事,只是高聲喝問道:“什么人,干嘛的?”
郜氏只是不答,依舊往前跑去,守城軍士上前想要阻攔,只因看著是一個婦人,有點掉以輕心,不想竟被她跑出了城門。
太平城門外便是滾滾長江,軍士還欲上前追趕,不想郜氏直接一頭就扎進了長江之中。長江剛漲水,水勢極大,也沒人敢跳下去救,不一會,郜氏的身影便消逝在了滾滾長江之中。
遠處的小孫看著這一幕,趕緊抱著小花煒泣不成聲地跑來了,眼淚如斷了線的珍珠一般往下流淌。
見家已破,人已亡,小孫只得孤身一人帶著小花煒,想逃回應天。
怎奈兵荒馬亂之中,這二人還是被漢軍所擒,好在漢軍不知道花煒的身份,只是當普通人給抓了,被帶到了九江。
小孫在九江找了個漁家,將自己的珠寶首飾全部給他們,求他們收養小花煒。那漁家也是善良之人,不想小娃娃再受苦,便將他收養在家中。
后來陳友諒戰敗,小孫從漢軍中逃出,便再欲帶著小花煒回應天。
不想在渡口再遇陳友諒的潰軍,當時潰軍只顧著逃跑,渡口的船不夠,就將他們二人推入水中,奪船而走。
本以為必死無疑,不想天無絕人之路,上游漂下來一根浮木,小孫死死抱著這根浮木,漂到了江心的一個小洲上。
四下無人,當時恰逢采蓮時節,小孫全靠采食蓮子,扛了七天。
恰巧此時有一漁民經過,將二人救起。此時朱元璋剛好在九江,那漁民便帶著小孫去找到了朱元璋。
朱元璋聽得這是花云的兒子,先是大驚,后是大喜,親自抱在懷里說花煒真乃將種,重賞小孫及漁夫。
這都是后話,此處不細表。
陳友諒得了太平,又射殺了朱元璋麾下大將,志得意滿,召手下眾人議事。
陳友諒高坐主坐,張定邊立于身側,其他武將謀士分列兩邊。陳友諒開口道:“圣上昏聵,本王想取而代之,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座下武將皆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而謀臣也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陳友諒頭號謀士張必先開口道:“圣上雖昏聵,但自趙普勝伏誅,大軍皆在漢王之手,實權在握。且此時天下未定,元廷尚有雄兵百萬,北有劉福通,南有明玉珍,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之流,皆傭兵自立。此時取圣上而代之,與人不忠不義之口實,屬下以為,實乃不智,望漢王三思。”
陳友諒搖了搖頭,“本王雖讀書不多,但也聽過名不正,則言不順。此番大破太平,順流而下,健康唾手可得。等滅了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之流,都不過是土雞瓦狗,江南一統指日可待。若還是以他徐壽輝為尊,日后恐生變,夜長夢多。江南一統后再殺他,怕是閑言碎語更多。”
陳友諒隨即轉頭問張定邊道:“定邊兄弟,你怎么看?”
張定邊依舊一副冷冰冰的樣子,“末將只會殺人,其他一概不管。”
陳友諒哈哈大笑,“本王已經想清楚了,諸位若是有想走的,本王絕不強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