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剛說完,眾人皆跪伏于地,高呼萬歲,陳友諒長身而起,率眾往采石而去。
此時徐壽輝正在采石,自從所部將領被陳友諒屠戮殆盡后,日日苦思脫身之策,想重返漢陽。
忽聽得有人來報,“漢王已至采石,邀陛下有要事啟奏,請陛下移駕。”
徐壽輝微有怒意,“有事啟奏,讓漢王來此便是,不知要朕去哪里?”
這通報的軍士正左右為難,忽聽得門外陳友諒的聲音響起,“臣陳友諒有事啟奏,還望陛下出門一敘。”
徐壽輝長身而起,走到門外,此時陳友諒身后眾人皆拜伏于地,高呼萬歲。唯獨陳友諒依舊站立如故,并不行君臣跪拜之禮。
徐壽輝心中是大怒,但面色如常,開口道:“漢王有何要事啟奏?”
陳友諒冷冷一笑,“找陛下拿樣東西。”
徐壽輝一臉苦笑,“朕現在身無長物,還有漢王看得上的東西?”
陳友諒依舊一臉笑意,“有的。”說罷拍了拍手,徐壽輝正在疑惑。
哪知陳友諒身后一名武將突然暴起,手持銅槌向徐壽輝砸來,徐壽輝躲避不及,直接被這一錘錘得腦漿迸裂,當場一命嗚呼。
突然天上一道霹靂閃過,隨后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眾人多有惴惴之意,陳友諒卻面不改色。
張定邊在其身后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皆一同高呼萬歲。
此時暴雨驟至,江風怒號,雷鳴電閃,烏云壓頂。陳友諒令人收拾了殺人現場,于采石五通廟稱帝,定國號為漢,年號為大義。
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張定邊為太尉。文武群臣皆上前行禮,無奈這廟太小,雖將廟內神像都扔了出去,但還是裝不下所有人,不少大臣都只能站在五通廟外面淋雨。
奈何天公也不作美,狂風暴雨整日未歇,一整天的登基大典弄下來,文武百官都被淋了個七葷八素。
翌日,陳友諒便遣使往張士誠處,邀張士誠一道,東西夾擊朱元璋。
在應天的朱元璋在收到花云的求援時便召集人馬,準備親赴太平,以解太平之危。
怎奈太平城三天便被破,城破之時,應天城的援兵還尚未出發。
得知太平城破,花云,朱文遜身死,朱元璋大怒,本欲親率大軍直奔太平城。
大軍即將開拔之際,忽收到諜子來報,陳友諒欲邀張士誠一道,東西夾擊應天。
時陳友諒勢大,張士誠雖兵將略遜,但若是東西夾擊,朱元璋腹背受敵,定難以久持,只得召眾將士,謀臣一道商議。
應天,吳國公府,朱元璋問眾人道:“剛收到的諜報,陳友諒欲邀張士誠一起來犯,不知諸位有何良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