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追至沌口,陳友諒盡遣漢陽守軍,出城迎敵,徐達見漢軍勢大,便于沌口與陳友諒水軍對峙。
漢軍新敗,士氣低落,且不知徐達身后是否還有吳軍,陳友諒也只得拒守漢陽,不敢主動出戰。
此時身在九江的朱元璋收到了耿炳文的緊急軍報,張士誠率軍十萬急攻長興,長興守軍僅七千,已被圍近月。
若無援軍,城破就在旦夕之間。朱元璋遂命常遇春領軍三萬,馳援長興。常遇春率軍疾馳,不過五日,便到長興。
此時長興四面被圍,城外有數座樓車,以火船燒水關,火光沖天,李伯昇率軍日夜攻城不止。
常遇春使探馬打聽清楚李伯昇的所在,率大軍趁夜劫寨,直取中軍大營。
這李伯昇在睡夢中聽得殺聲震天,也不知有多少敵軍來襲,匆忙披衣起坐,在親衛的護衛下星夜逃走。
主將遁逃,數萬軍士群龍無首,被常遇春殺得大敗,往姑蘇逃竄。常遇春率部追殺數里而還,殺敵無數,長興之圍遂解。
時朱元璋正于九江指揮大軍攻打陳友諒所據江西州縣,陸續攻占撫州,建昌,臨江,汀州等四路,下數十州縣。
見江西大勢已去,陳友諒麾下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派使者鄭仁杰至九江納款,朱元璋親自召見。
鄭仁杰行叩拜之禮后,開口道:“我家丞相跟平章久聞吳國公仁義無雙,英武蓋世,早就想投奔吳國公,怎奈無路以請,現今吳國公到了九江,特命我來向明公請降,還望明公不棄。”
朱元璋哈哈笑道:“好!本公向來求賢若渴,若胡廷瑞,祝宗真心實意投誠,本公定不會虧待他二位。”
鄭仁杰支吾了半天,又說道:“不過丞相跟平章尚有些許疑慮。”
朱元璋道:“但說無妨,不必如此支支吾吾的。”
鄭仁杰回道:“自是誠心,不過手下所領將士皆是多年的手足兄弟,自是不想投了明公以后,眾兄弟又隨了他人。”
朱元璋笑道:“他們多濾了,本公起兵十余年,征戰四方,所收豪杰之士多了,都是自領其軍。當此亂世,大丈夫多欲建功立業,名垂后世。若投了本公,就收其兵權,還怎么立不朽功業,諸位豪杰又怎能誠心歸附。本公收天下豪杰,也是為用其征戰四方,只要誠心實意為本公辦事,莫說兵權,榮華富貴,都少不了的。你回去跟他們說,從陳友諒處俘虜過來的長張,梁鉉等諸將,他們當時都以為必死無疑,后來攻江北戰功卓著,都是厚賞。他們這些戰場被俘的本公都予以重用,何況真心實意過來投誠的。”
鄭仁杰再拜,直呼:“明公高義。”
遂親筆修書一封,交鄭仁杰帶與胡祝二人,讓他們放心來投。
胡廷瑞得朱元璋親筆手書,心大定,特遣同僉康泰至九江來降。
朱元璋遂率大軍自九江開赴龍興,胡廷瑞,祝宗攜左丞張民瞻,參政廖永堅,樞密同僉康泰,左右司郎中潘友慶等于龍興城門外迎接朱元璋大軍。
當晚于滕王閣設宴,邀龍興名流儒士,共飲至深夜。宴間吟詩作賦,歌舞曲樂,滿堂盡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