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傳令漢口,令右丞徐達率所部兵馬東進洪都平叛。
徐達引軍至洪都城下,祝宗、康泰出城分兵迎戰。徐達分兵破之,祝宗敗走,逃往新淦投鄧志明,卻被鄧志明所殺,函其首以獻。
康泰敗走廣信,被追兵所獲,送往應天,朱元璋本欲斬之。
康泰是胡廷瑞的親外甥,胡廷瑞為其求情。康泰亦言主謀乃祝宗,他是被逼的,迫不得已才從了祝宗。
朱元璋平叛,向來只誅首惡,念在胡廷瑞獻江西有大功,康泰又不是主謀,思慮再三便饒了他的死罪。
洪都已復,命大都督朱文正,元帥趙德勝,參政鄧愈,郎中阮弘道,員外郎李勝,都事汪廣洋往洪都,鎮之。命程國儒為洪都知府。
時元中書平章察罕帖木兒敗劉福通于汴梁,劉福通攜小明王退守安豐,河南河北義軍勢漸微。
察罕帖木兒遂遣使應天,欲招安朱元璋,朱元璋遂召左右相商。
李善長道:“此時元軍勢大,北方義軍勢微,若不受,恐遭其反噬。屆時西有陳友諒,東有張士誠,南有方國珍,陳友定,元軍再從北夾擊,勢甚危。”
劉伯溫接口道:“北方義軍雖然現在勢微,但察罕帖木兒想要蕩平河南河北,怕還要些時日,且元廷現在也不是鐵板一塊,當年脫脫帖木兒不就死于內訌。江南各路,陳張之流皆是義軍,陳友諒已稱帝,張士誠也已稱王,他察罕帖木兒也不至于騰出手來就直接對付我們。倒是主公一直尊小明王,此時小明王勢微便投了元廷,怕為各路豪杰所不齒,望主公三思。”
常遇春笑道:“管他什么木耳香菇,他要敢來,打回去便是,末將別的本事沒有,殺他幾個元狗還是不在話下的。他們元狗欺負了漢人這么多年,早就忍不了這口鳥氣了,直接把這元狗使臣給砍了,看他敢不敢來犯應天。”
邵榮接口道:“常大帥此言差矣,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人怎能說砍就砍。依末將來看,元廷手頭只怕還有上百萬戰兵,現在又把北方的義軍鎮壓的七七八八,要是真打過來,還真難以抵抗。不如先委屈求全,以靜觀其變。”
常遇春怒道:“委屈求全,反復無常,小人行徑,非大丈夫所為,我老常可不做這等令人不齒之事。”
邵榮回道:“大丈夫才能屈能伸,認死理那是莽夫所為,不可取!”
“我老常就是莽夫,玩不來這些花花腸子,我也不跟你嚼舌根子,一切聽主公的便是。”
常遇春說罷,眾人都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各位說得都有道理,我看這元廷所提的條件都是些空口白話,也不要求我遣使答復,明顯沒什么誠意。我看這元廷這些年就頗不得民心,不然就不會義軍四起。眼下雖然北方義軍勢微,但這江南各路已沒有什么元廷的勢力了,如此下去,元廷怕也扛不了多久了,遲早要被趕回大漠。眼下我們主要的對手還是陳友諒與張士誠,這元廷就先不管,隨他去吧。”
是夜,察罕帖木兒使臣深夜密會邵榮。
邵榮奇道:“你這人好有趣,不去找吳國公談,來找本帥做甚,這是戰是和,本帥說了也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