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崇尚道教,南有三清山的龍門教,北有閣皂山的隱仙教,兩者并立同為道教泰山北斗。故而密州雖非富饒之地,因有隱仙坐鎮,便有許多修道之人慕名而來,這蓬萊小鎮便也顯得十分熱鬧。
宋淵與沈魚,從前一個囿于扶風,一個困于云夢,均是初來乍到,對這地便是十分好奇。只沈魚尚且記得不可讓宋淵餓肚子,遂只在大街上逛了一陣,便拉了宋淵進一家面食鋪子。
那店里的人見二人雖然年幼,但女的長得清麗,男的長得俊秀,遂招呼得比平時更殷勤了幾分。
伙計給他們沏了茶,便問:“客人要點什么?”
沈魚一聽,便拿手肘碰了碰宋淵。宋淵會意,問了伙計有何招牌面食,方點了兩碗雜錦面。原來沈魚幾度偷偷下山,離云夢都不遠。她對世俗所知多是從旁觀察,到店里打尖更是頭一遭。這些話沈魚雖未同宋淵說過,但宋淵聰慧,自個卻已領會了幾分。
他想了想,與沈魚道:“魚姐姐在云夢多年,你師父難道從未曾帶你下山?”
沈魚聽后搖了搖頭。
宋淵又問:“你師父在山中十數年難道不氣悶么?”
沈魚笑了笑,“傻子,這山精妖怪修行百年甚至幾百年方得人身,便在山中待十數年又算得了什么?”
“如此說來,修道一事著實枯燥得很。”
“嗯,只你既為凡人已比精怪之類省了幾百年功夫了。”
扶風好佛,宋淵既為扶風世子,多少便有些潛移默化,遂與沈魚笑道:“姐姐有所不知,興許我也是做了十世豬狗方修得一世人身。既如此,我何不盡興而活,緣何又去挨苦修道?”宋淵說罷又想,也不知他上輩子與沈魚是否有過緣分,故而今世能得她相救。
沈魚聽了這話,怔怔地瞧了瞧宋淵一會方道:“我還道你是個循規蹈矩的好孩子呢,看來也并非如此。”
其實宋淵原為扶風郡王膝下獨苗,也被慣得有些驕矜頑劣,與循規蹈矩這四個字向來沾不上什么干系。只這一年來遭逢巨變,先是喪母后又被擄,他的性子便收斂了許多。且自打二人相識以來,沈魚便見盡了他窩囊一面,教他如何擺從前的世子威風?
宋淵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她,想了想只好道:“……姐姐的話我自然會聽。”
沈魚愛聽這話,便朝他宛然一笑。
二人用過朝食,自是要結帳。此時宋淵見沈魚從乾坤袋里摸索了一番,竟把他昨夜里撿的珍珠拿了出來,他忙拉了她的手問:“這珠子珍貴,姐姐身上就沒有些碎銀么?”
沈魚雖知買賣要錢財,卻不知去哪尋來。況她幾次下山住的荒山野嶺,吃的野果游魚,偶有幾筆花銷都是拿珠子去抵的。
沈魚如此與宋淵說了,又道:“我之前下山碰巧見著些有趣的玩意兒,那時身上沒帶銀錢,店家瞧見我手上戴著的珍珠手串便教我拿珠子去換。”
宋淵聽罷,閉了閉眼,沉著氣問:“姐姐都換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