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回應道:“這是個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好活動。我們可以邀請村里的傳統手工藝人來當評委,準備一些傳統手工藝材料,像竹編、木雕、刺繡的原材料,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創作。”
活動在村里的手工藝作坊舉行。比賽開始前,傳統手工藝人先為親子們展示了一些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品,并講解了各種手工藝的制作技巧和歷史淵源。孩子們聽得入迷,迫不及待地想要動手創作。
親子們拿到材料后,便開始構思自己的作品。有一組家庭選擇了竹編工藝,他們打算在傳統竹籃的基礎上,加入現代的簡約設計元素,制作一個時尚的竹編收納盒。另一組家庭則選擇了刺繡,他們以鄉村的自然風光為靈感,在傳統刺繡圖案的基礎上,運用了一些新穎的針法,讓畫面更加生動立體。
在制作過程中,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家長則在一旁協助,提供一些經驗和建議。傳統手工藝人們在一旁不時給予指導,糾正一些制作手法上的錯誤。經過幾天的精心制作,一件件融合了傳統與創新的手工藝品誕生了。
比賽現場,評委們從工藝技巧、創新程度、美觀實用等方面對作品進行了認真評選。最終,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獎。獲獎的家庭興奮不已,他們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不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傳統手工藝,還體會到了創新的樂趣。這次活動不僅傳承了傳統手工藝,還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周勝,村里的農產品雖然在國際市場上有了一定的份額,但我們可以進一步拓展海外銷售渠道,比如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林正說道。
周勝思考后說:“這是個緊跟時代步伐的好辦法。我們要組建專業的電商團隊,負責店鋪運營、產品推廣等工作。同時,要了解不同國家的電商規則和消費者需求,對產品進行針對性的包裝和營銷。”
村里很快組建了電商團隊,團隊成員們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了跨境電商平臺的運營技巧。他們對村里的農產品進行了詳細的市場調研,針對不同國家消費者的口味和喜好,調整了產品的包裝和口味。比如,對于歐美市場,他們推出了簡約時尚包裝的農產品禮盒;對于東南亞市場,增加了一些具有當地風味的加工產品。
在產品推廣方面,電商團隊利用社交媒體、網絡廣告等多種手段進行宣傳。他們制作了精美的產品圖片和視頻,展示農產品的種植過程、綠色生態特點以及加工工藝。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村里的農產品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逐漸打開了市場。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下單購買,村里的農產品銷售額不斷攀升,進一步提升了農產品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周勝,我覺得咱們可以搞一個鄉村親子環保科技制作活動,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和科技創新能力。”林正說道。
周勝笑著說:“這能讓孩子們把環保理念和科技結合起來,很有意義。我們準備一些廢舊物品,像塑料瓶、易拉罐、舊電池等,再邀請環保科技專家來指導,讓孩子們利用這些廢舊物品制作出有實用價值的環保科技小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