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親子科技發明挑戰賽的消息傳開后,孩子們紛紛踴躍報名。活動當天,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發明創意和材料來到比賽場地。
比賽開始,孩子們立刻投入到發明創作中。有一組孩子選擇了“改善鄉村生活的小發明”主題,他們打算制作一個自動喂雞器。他們用廢舊的塑料桶、木板和一些簡單的機械零件,經過一番努力,制作出了一個可以定時定量喂雞的裝置。當設定好時間后,飼料會自動落入雞槽,方便又實用。
“這樣爺爺奶奶以后喂雞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只要設置好時間,雞就能按時吃到食物。”一個小男孩自豪地說道。
另一組孩子選擇了環保科技發明主題,他們制作了一個簡易的污水凈化裝置。利用沙石、活性炭等材料,設計了一個過濾系統,可以將污水中的雜質和異味去除。雖然裝置還比較簡單,但原理清晰,展示了孩子們對環保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裝置,讓村里的污水得到簡單處理,讓環境變得更美好。”一個小女孩認真地說道。
還有一組孩子制作了一個智能晾衣架。他們在晾衣架上安裝了濕度傳感器和自動升降裝置,當檢測到衣服晾干后,晾衣架會自動升起,避免衣服過度晾曬。
比賽結束后,科技專家們對孩子們的發明作品進行了認真評審。專家們對孩子們的創意和動手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最終,評選出了各個主題的優秀發明作品。
“看到孩子們的這些發明,我感到非常驚喜。他們的思維非常活躍,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未來可期。”一位科技專家欣慰地說道。
這次鄉村親子科技發明挑戰賽,激發了孩子們對科技發明的興趣,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孩子們表示,以后會繼續探索科技世界,創造出更多有用的發明。
“周勝,村里的文化活動雖然豐富多樣,但我們可以打造一個鄉村文化記憶館,將村里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進行系統整理和展示,讓村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村莊的發展歷程。”林正說道。
周勝點頭表示認可:“這是個傳承和弘揚鄉村文化的好舉措。我們可以收集村里的老照片、傳統農具、手工藝品、歷史文獻等,按照不同的主題進行陳列展示,同時利用多媒體手段,如視頻、音頻等,生動地講述村莊的故事。”
于是,村里開始積極籌備鄉村文化記憶館。村民們紛紛響應,拿出家中珍藏的老物件,為記憶館的建設貢獻力量。經過一段時間的收集和整理,記憶館終于建成。
走進鄉村文化記憶館,首先看到的是“歷史沿革”展區。這里通過一幅幅老照片和文字介紹,展示了村莊從過去到現在的發展變遷。從古老的村落布局到現代的新農村建設,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村莊發展的重要時刻。旁邊擺放著一些古老的地契、族譜等歷史文獻,讓人們了解到村莊的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