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笑著說:“是啊,王叔。而且通過院子里這些事兒,也能鍛煉大家的合作能力,以后遇到更大的事兒,也能齊心協力解決。”
孩子說道:“沒錯,就像我們公司和國際上合作項目一樣,大家互相理解、支持,才能把事情做好。咱們院子也一樣,鄰里之間多溝通、多幫忙,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這時,天色漸晚,王叔起身說道:“行,今天聊得真開心,也學到不少東西。時間不早了,我先回去了,明天就開始籌備院子里環保的事兒。”
周勝一家將王叔和其他鄰居送到門口,說道:“王叔,您慢走。有啥事兒隨時找我們。”
回到屋里,周勝看著孩子,說道:“今天這事兒也算是個小插曲,從四合院到國際項目,其實道理都是相通的。”
孩子點頭道:“爸,我明白。不管是大到國際合作,還是小到院子里的瑣事,都需要溝通、協調,平衡各方利益,這樣才能發展得好。”
林悅笑著說:“對,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不斷創新,適應變化。就像我們公司要不斷適應全球環境變化調整戰略,咱們院子里做事也得根據實際情況想辦法。”
周勝欣慰地說道:“沒錯。希望咱們公司能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咱們四合院也能在大家的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好。”
一家人正沉浸在對未來的美好期許中,第二天一大早,王叔就風風火火地在院子里召集了眾人,開始商討環保計劃的具體事宜。一秒記住【。3。】,
王叔站在院子中間,清了清嗓子說道:“各位街坊鄰居,昨天和周勝一家聊了聊,咱們院子也準備搞環保啦!今天就一起合計合計,垃圾分類咋弄,花草樹木種哪兒合適。”
一位大媽率先發言:“垃圾分類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咱們都習慣了一股腦兒扔,一下子要分開,能行嗎?”
孩子笑著解釋道:“大媽,其實不難的。咱們可以先準備幾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標上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一開始大家可能記不住,咱們就多互相提醒。慢慢習慣了就好。”
另一位大叔撓撓頭問道:“那這些分好類的垃圾,咋處理呢?”
周勝接過話茬:“大叔,可回收物可以定期賣給廢品回收站,還能賺點小錢。有害垃圾就聯系專門的處理機構來收。廚余垃圾的話,如果大家愿意,咱們可以在院子角落弄個小型堆肥箱,發酵后可以當花草的肥料。其他垃圾就正常處理。”
鄰居們聽了,紛紛點頭表示可行。這時,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說道:“那種花種樹呢,種啥好呀?”
林悅笑著說:“咱們可以種一些好養活又美觀的植物。像月季花,花期長,顏色鮮艷;還有桂花樹,開花的時候滿院子都是香味。另外,也可以種些綠蘿、吊蘭之類的室內植物,放在家里還能凈化空氣。”
王叔一拍大腿:“行,就這么定了。種花的地方,就選院子兩邊的空地。大家沒意見吧?”眾人齊聲表示沒意見。
接下來,大家開始討論起雜物棚的具體搭建細節。有人提出雜物棚的大小要根據院子里雜物的總量來確定,也有人建議雜物棚要做個防雨防曬的頂棚。孩子認真記錄著大家的建議,說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我們綜合一下,爭取搭建一個實用又美觀的雜物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