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也說道:“周勝這想法不錯。咱們可以先做些準備工作,比如把手工藝品整理整理,研究研究特色小吃的制作,再想想怎么宣傳。”
于是,四合院的人又開始忙碌起來。木工組的人制作了一些精美的木質手工藝品,像小擺件、書簽之類的。何雨柱和烹飪組的人研究出了幾種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小吃,如驢打滾、豌豆黃等。年輕人則負責設計宣傳海報,還利用自己的人脈在朋友圈、鄰里間宣傳四合院的文化體驗活動。
經過一番準備,四合院的文化體驗活動終于開始了。第一天,就來了不少游客。他們一進四合院,就被古色古香的環境、熱鬧的技能培訓場景和精美的手工藝品吸引住了。
一個游客好奇地問:“這些手工藝品都是你們自己做的啊?可真精致。”
木工組的老師傅笑著說:“是啊,這都是咱們自己做的,純手工打造。您要是喜歡,可以帶一個回去。”
游客們紛紛挑選自己喜歡的手工藝品,還品嘗了特色小吃。他們對四合院的活動贊不絕口,還說會推薦給身邊的朋友。
看到活動如此受歡迎,四合院的人都很開心。何雨柱笑著說:“周勝,你這主意可真棒!沒想到真的能吸引這么多人來。”
周勝笑著說:“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只要咱們繼續保持,四合院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合院的文化體驗活動越來越有名,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四合院的收入也逐漸增加,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加富裕。
在這個過程中,周勝在軋鋼廠的工作也沒有落下。他憑借出色的采購管理能力,為廠里節省了大量成本,還引進了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得到了廠里領導的高度認可,被提拔為廠長助理。
這個消息傳到四合院,大家都為周勝感到驕傲。李奶奶拉著周勝的手,激動地說:“周勝啊,奶奶就知道你這孩子有出息,現在當了廠長助理,可別忘了咱們四合院啊。”
周勝笑著說:“李奶奶,您放心吧。我就是從四合院走出去的,這里就是我的家,我肯定不會忘的。以后我還會帶著大家一起把四合院建設得更好。”
易中海也欣慰地說:“周勝,你現在有了更大的平臺,希望你能繼續為廠里和四合院做出更大的貢獻。”
周勝堅定地點點頭:“易大爺,我一定會的。我會利用自己的資源和能力,讓廠里發展得更好,也讓四合院成為咱們這片兒的驕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