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合院文化產業園區線上課程受到國外學員熱捧,以及貧困地區興趣小組順利開展的同時,四合院內部也迎來了一系列溫馨而瑣碎的故事,這些故事就像四合院上空裊裊升起的炊煙,雖平凡卻滿含著生活的溫度與濃濃的人情味兒。
這一天,陽光正好,四合院的老樹下圍坐著一群老街坊。棒梗正跟大家分享著手工藝制作大賽的趣事,說到興起處,手舞足蹈。“你們是沒看見那些游客做手工的樣子,一開始手忙腳亂,后來那認真勁兒,嘿,成品出來還真像那么回事兒!”
這時,一大爺慢悠悠地說:“棒梗啊,這大賽辦得好,可咱也不能光顧著吸引游客,自個兒院里的孩子也得好好培養培養這手藝,讓咱四合院的文化在自家人身上先傳承下去。”
棒梗一拍大腿,“大爺您說得太對了!我怎么就沒想到呢。我回頭就組織院里的孩子們搞個小型的手工藝學習活動,讓他們也感受感受這傳統手藝的魅力。”
二大媽在一旁搭腔:“那敢情好,現在的孩子啊,天天抱著個電子產品,是該讓他們多接觸接觸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東西。”
眾人正說著,小當跑了過來,“棒梗叔,我要參加,我要學刺繡,以后我也能繡出好看的手帕送給媽媽。”
棒梗笑著摸摸小當的頭,“行啊,小當,等叔把事兒安排好,第一個就叫你。”
另一邊,四合院文化產業園區管理辦公室里,周勝和陳宇還在為園區的未來發展絞盡腦汁。陳宇看著電腦上園區的各項數據,皺著眉頭說:“勝哥,雖然現在園區發展得不錯,但周邊也陸續開了一些類似的文化園區,咱們得想想辦法保持優勢啊。”
周勝沉思片刻,“小陳,我覺得咱們還是得在文化深度和特色上下功夫。就像之前說的,和文化機構合作的活動要多樣化,而且要做出咱們四合院獨有的風格。”
陳宇眼睛一亮,“勝哥,我有個想法。咱們可以圍繞四合院文化,打造一系列的主題活動,比如‘四合院美食文化節’,把老北京的傳統美食和四合院文化結合起來,讓游客不僅能品嘗美食,還能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
周勝點頭稱贊,“這個點子好!可以讓游客自己動手參與制作美食,增加趣味性。再請一些老北京的美食傳人來講講美食的歷史和制作技巧,這樣既有文化內涵又有趣味性。”
兩人正討論得熱火朝天,突然聽到院子里一陣喧鬧聲。他們趕緊跑出去查看,只見一群孩子正圍著一輛裝滿手工藝制作材料的車,興奮地指指點點。棒梗站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這就是我給線上課程準備的材料包,先拉回來給大家看看。”
一個孩子好奇地問:“棒梗叔,這些材料是要做什么呀?”
棒梗拿起一包刺繡材料,“這個啊,能繡出好看的花花草草,還有小動物呢。你們要是感興趣,叔教你們。”
這時,一位老街坊走過來說:“棒梗,你這材料包看著是不錯,不過這成本可不低吧?可別到時候賠本兒了。”
棒梗自信滿滿地說:“叔,您放心。線上課程現在很受歡迎,材料包也算是配套產品,只要宣傳推廣做得好,肯定能有收益。而且這也是推廣咱們四合院文化嘛,就算少賺點也值得。”
在貧困地區,周勝兒子和職業規劃老師、心理健康老師一起,正為孩子們的興趣小組活動做準備。職業規劃老師看著手里孩子們的興趣清單,對周勝兒子說:“周先生,咱們得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制定更詳細的培養計劃。像繪畫興趣小組,除了日常的繪畫練習,還可以組織孩子們參加一些繪畫比賽,讓他們有更多展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