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點頭說:“好的,勝哥。還有,園區的宣傳推廣工作也得提前準備起來了。等建成后再宣傳,可能就有點晚了。”
周勝贊同道:“你說得對。咱們可以先在網絡上進行預熱,發布一些園區建設的照片和視頻,吸引大家的關注。再和一些旅游媒體合作,提前做些報道。”
這時,一大爺走進辦公室。“周勝,陳宇,我聽說園區建設遇到點資金問題?”
周勝無奈地說:“是啊,大爺。建筑材料價格上漲,資金有點吃緊。不過您放心,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
一大爺說:“要不發動咱們四合院的老街坊們湊湊錢?大家都盼著園區越來越好,肯定愿意出份力。”
周勝感動地說:“大爺,您的心意我們領了。但這不是一筆小數目,不能讓大家破費。我們還是通過正常渠道解決。您要是有什么好點子,也可以給我們說說。”
一大爺想了想說:“我覺得可以聯系聯系以前那些受過咱們園區幫助的人,說不定他們愿意伸出援手。還有,咱們也可以搞些小型的募捐活動,不一定要很多錢,主要是聚聚人氣,讓大家都參與進來。”
周勝眼睛一亮:“大爺,您這主意好!我們可以在園區官方平臺上發起募捐倡議,把資金用途都公開透明化,相信會有很多人支持的。”
陳宇也附和道:“對,再設置一些捐贈回饋,比如捐贈者可以獲得園區的免費體驗券或者特色紀念品,這樣更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在國外,“夢想與家園”國際藝術交流活動的熱度還未消退。國外公益組織負責人再次聯系女兒。
對方在電話里說:“你們組織的這次活動真的非常成功,在我們這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藝術愛好者都對貧困地區孩子們的作品很感興趣,希望能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女兒高興地說:“聽到您這么說,我太開心了。我們也希望能進一步加深這種交流。您有什么想法嗎?”
對方說:“我們想組織一個藝術交流團,到中國去,和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創作。你覺得可行嗎?”
女兒興奮地說:“這太棒了!孩子們肯定會特別高興。不過具體的行程安排、接待工作等,還需要我們仔細商討一下。”
對方回應:“沒問題,我們這邊會盡快整理出一個初步的計劃,然后咱們再一起完善。希望通過這次交流,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啟發和幫助。”
掛斷電話后,女兒立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周勝和沈悅。
女兒激動地說:“爸,媽,國外公益組織想組織藝術交流團來和孩子們面對面交流創作,這對孩子們來說是個難得的機會啊。”
周勝笑著說:“女兒,你做得太好了。這不僅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開闊眼界,還能進一步提升咱們四合院文化和公益事業的影響力。”
沈悅也開心地說:“是啊,到時候得好好安排一下,讓外國朋友感受到咱們的熱情,也讓孩子們能充分受益。”
幾天后,周勝和陳宇按照一大爺的建議,在園區官方平臺上發起了募捐倡議。消息一經發出,立刻得到了眾多網友的響應。
一位曾經參加過園區手工藝制作大賽的游客留言道:“我在園區度過了非常愉快的時光,也感受到了四合院文化的魅力。愿意為園區的建設出一份力,希望園區越來越好。”
還有一位受到過園區公益活動幫助的貧困地區居民說:“園區給了我生活的希望,現在園區有困難,我也要盡自己的一點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