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補充:“他們的自修復鋼材也適合老舊小區,墻體內的鋼筋有裂紋能自已補,不用年年檢修。”
會長連連點頭:“這個更需要!我們這就簽合作意向,明天讓技術部來你們廠學技術。”
送走考察團,囡囡接到王博士的電話,語氣興奮:“囡囡姐,預測性維護的ai模型訓練好了!剛才用中交建的歷史數據測試,故障預警準確率98%!”
囡囡快步走向研發部:“我馬上過去看!對了,把模型部署到云端,讓東南亞的項目組也能用上。”
王博士在電話那頭說:“已經部署好了!還加了個語音助手,用方言都能查數據,工地上的老師傅肯定喜歡。”
周子軒這時走進來,手里拿著尼日利亞的報表:“爸,趙工說當地的油漆廠改造好了,第一批環保涂料明天就能送到彩涂線,成本比進口的低30%。”
周陽翻到“環保指標”那頁:“voc含量達標嗎?歐洲客戶對這個要求嚴。”
周子軒點頭:“趙工請了sgs的人去測,達標了。阿明還說要申請歐盟的環保認證,以后彩涂板能直接出口歐洲。”
囡囡從研發部回來,手里拿著平板:“爺爺,爸爸,你們看這個!王博士團隊做的ar維修指南,掃描鋼材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3d維修步驟,連擰螺絲的角度都標得清清楚楚。”
周陽接過平板,對著樣品鋼材掃了一下,屏幕上立刻跳出維修動畫:“這個好!工地上的工人一看就懂,能少走很多彎路。讓市場部把這個做成宣傳冊,給所有客戶都發一份。”
第二天一早,張經理帶著德國汽車廠的采購團隊參觀車間。走到氫基還原爐前,對方的技術總監指著屏幕上的能耗數據說:“你們的噸鋼能耗真能做到500千瓦時?我們最好的技術也要650千瓦時。”
李工打開實時監控:“您看,現在這爐鋼的能耗是498千瓦時。我們用了余熱回收系統,煙氣里的熱量能回收到加熱爐里。”
采購總監點頭:“如果樣品測試通過,我們想把明年的訂單從1萬噸加到3萬噸。但有個條件,鋼材要打上‘中德聯合研發’的標識。”
周子軒笑道:“可以,但得加上‘中國核心技術’。我們的氫基還原專利是核心,這點不能讓。”
對方的技術總監連忙說:“沒問題!事實就是如此。我們還想派10名工程師來你們廠培訓,學余熱回收技術。”
囡囡插話:“我們的培訓中心剛建成vr教室,能模擬各種故障處理,比現場教學還直觀。他們來了可以先在vr里練。”
采購總監眼睛一亮:“vr教學?太先進了!我們的工程師肯定喜歡。”
中午在食堂,倉儲部的趙主任找到囡囡:“囡囡姐,智能倉儲的無人叉車又升級了!現在能識別工地上的集裝箱,直接把鋼材送進艙門,不用人工指揮。”
囡囡放下筷子:“是用了激光雷達還是視覺識別?”
趙主任拿出手機,點開視頻:“都用了!還加了5g定位,誤差不超過10厘米。昨天試了下,裝船效率提高了20%。”
囡囡笑道:“太好了!讓it部把這個算法也用到尼日利亞的港口,趙工肯定高興。”
下午,歐洲合資工廠的考察組從德國發來視頻。李工指著鏡頭里的軋機說:“周總,他們的設備保養得不錯,但控制系統太老了,得換成我們的智能系統,不然發揮不出氫基技術的優勢。”
周子軒看著屏幕:“換系統需要多久?不能影響工廠投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