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您老還是算了吧,別把烤箱炸了。”
二大爺喝了口酒:“老紀你就別摻和了,老老實實種你的花吧。對了周叔,您那智能花盆啥時候送來?我看科普角的展示區空著,正好放上。”
“明天就到,”周陽說,“還帶了些種子,讓孩子們親手種,體驗一下從發芽到開花的過程。”
一大爺:“這個好,讓孩子們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比在課本上學強。”
晚飯后,許大茂把智能體重秤搬到科普角,調試好后對眾人說:“以后這秤就放這兒,誰想稱體重隨時來,免費!”
三大爺第一個上去稱:“64公斤,比昨天輕了1公斤,看來少吃半碗飯真管用。”
二大爺也上去:“70公斤,沒變化,看來我這酒得少喝點了。”
傻柱:“我來試試……84公斤,輕了1公斤,看來摘豆角也是個體力活。”
眾人笑著稱體重,月光灑在科普角的框架上,像給它鍍上了一層銀。周陽看著這一切,覺得這院子里的每一樣東西都有了生命——會開花的月季,能長高的向日葵,能說話的智能設備,還有這些熱熱鬧鬧的人,湊在一起,就是最鮮活的日子。
第二天一早,送智能花盆和種子的卡車就到了。囡囡指揮著師傅們擺放,把多肉植物、太陽花、薄荷分別種進不同的花盆里,還貼上了標簽。
“這個是多肉‘桃蛋’,喜歡曬太陽,不用常澆水,”囡囡給圍過來看的孩子們講解,“這個是太陽花,早上開,晚上合,像小太陽一樣。這個是薄荷,摸一摸就有香味,能驅蚊。”
槐花指著一盆多肉:“這個胖乎乎的,我能摸摸嗎?”
“輕輕摸,”囡囡示范,“它的葉子里全是水,太用力會捏壞的。”
三大爺湊過來:“這花盆真能自己澆水?我不信,要是忘了插電咋辦?”
囡囡按了按按鈕:“它有備用電池,斷電也能工作三天。您看這屏幕,顯示土壤濕度20%,該澆水了,它自己就會滴灌,特別省心。”
正說著,花盆還真開始滴水,三大爺看得眼睛都直了:“真神了!比雇個花匠還管用。囡囡,能不能給我的月季也換一個?”
“等科普角試運營幾天,沒問題了就給您換,”囡囡笑著說,“保證您的月季越開越旺。”
許大茂的智能手環到貨了,街坊四鄰又排起了隊。他一邊給人開票一邊說:“這手環能測心率,運動的時候超過120就會提醒,防止運動過量,特別適合老年人。”
李大媽買了一個,戴上后樂了:“這玩意兒還能當手表用,比我那舊機械表準多了。大茂,謝謝你啊,以后晨練就戴著它。”
“不客氣,”許大茂說,“有啥不會的就問我,保證教會。”
中午,航天部門打來電話,說衛星支架樣品測試通過,正式訂單下來了,要500套,下個月交貨。周陽掛了電話,對周子軒說:“讓精密車間加派人手,把其他訂單往后排排,務必按時交貨。對了,把質檢標準再提高點,航天用的東西,不能有一點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