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陽站在科普角的展示區,給一群老人講解智能花盆的原理。“這里面有個濕度傳感器,土干了就自動澆水,土濕了就停,比人照顧得還細心。”他拿起一盆薄荷,“您看這薄荷,澆多了水容易爛根,有了這花盆,想養死都難。”
李大媽湊近看了看,嘖嘖稱奇:“這玩意兒真神!我家那盆綠蘿,上個月剛澆死,要是早有這花盆……”
“大媽要是喜歡,我讓廠里送您一個試用,”周陽笑著說,“不過得答應我,回頭帶孫子來參加我們的種植課,讓孩子學學植物怎么長大的。”
“那敢情好!”李大媽樂開了花,“我家小寶就喜歡瞎折騰花,正愁沒地方學呢。”
正說著,囡囡跑過來拽了拽周陽的衣角:“周爺爺,王博士說機器人的電池快沒電了,得換電池呢。”
“讓他們去庫房拿備用電池,”周陽叮囑道,“換的時候小心點,別讓孩子們靠太近。”
囡囡剛跑走,槐花就舉著一塊曲奇餅干沖了過來:“周爺爺,你嘗嘗傻柱叔叔烤的餅干!他說加了您廠里的黃油,特別香!”
餅干還帶著溫度,咬一口,核桃的脆和黃油的香在嘴里化開。周陽點點頭:“確實不錯,比上次的蛋糕強多了。”
“傻柱叔叔說,下次要給機器人也烤個餅干形狀的,”槐花得意地晃著小辮子,“到時候讓機器人捧著餅干跳舞,肯定更好看!”
機器人換完電池,又開始表演新節目——寫毛筆字。機械臂握著毛筆,在紅紙上寫下“科普角”三個大字,雖然筆鋒略顯生硬,卻引得眾人陣陣喝彩。三大爺擠到最前面,舉著相機咔嚓咔嚓拍個不停,嘴里念叨:“這要是拿給我那教書法的老伙計看,保管他驚掉下巴。”
二大爺的鳥突然叫了起來,像是在跟著喝彩。二大爺笑著拍了拍鳥籠:“你這小東西,也知道好賴啊。”
傍晚時分,機器人表演結束,孩子們開始在科普角做小實驗。王博士帶著大家用白醋和小蘇打做“火山噴發”,當泡沫像巖漿一樣涌出杯子時,孩子們的尖叫聲差點把屋頂掀了。槐花和幾個小姑娘嚇得躲在周陽身后,卻又忍不住探出頭看,眼睛里閃著興奮的光。
“這就是化學反應,”王博士笑著解釋,“白醋是酸,小蘇打是堿,碰到一起就會產生氣體,把泡沫推出來。咱們廠里的鋼材除銹,有時候也會用到類似的原理。”
“那鐵銹能變成泡沫嗎?”一個小男孩好奇地問。
“不能,但能變成水和鹽,”王博士拿起一塊生銹的鐵片,“你們看,這銹是氧化鐵,用酸泡一泡,就會變成能溶于水的東西,鐵就變干凈了。”
周陽看著孩子們專注的眼神,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他想起自己小時候,哪有這樣的科普角,想學點新鮮東西,只能蹲在工廠門口看師傅們打鐵,看了半年才弄明白淬火是咋回事。現在的孩子多幸福啊,有機器人表演,有博士講課,還有這么多老街坊陪著。
傻柱端著一盤炒花生走過來,往周陽手里塞了一把:“周叔,歇會兒吧,看你忙一下午了。”
“你這餅干賣得咋樣?”周陽問。
“賣光了!”傻柱笑得合不攏嘴,“秦淮茹說,明天多烤兩盤,再加點蔓越莓的。對了,許大茂那手環也賣得火,他說要請咱們吃飯呢。”
“吃飯就不必了,”周陽擺擺手,“讓他多捐兩個手環當獎品,下次搞知識競賽用。”
正說著,許大茂湊了過來,手里拿著個嶄新的手環:“周叔,您看這新款,能測血氧了,我留了個最好看的顏色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