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初霽的清晨,四合院的青瓦上積著薄薄一層雪,像撒了把白糖。三大爺裹著厚棉襖,蹲在花池邊給月季培土,嘴里哈著白氣念叨:“蓋層‘棉被’好過冬,明年開春準能竄三尺高。”
槐花背著書包從屋里跑出來,棉鞋踩在雪地上咯吱響,手里攥著個暖手寶——是許大茂送的智能款,能恒溫八小時。“三大爺,您看我這暖手寶!”她把暖手寶往三大爺手里塞,“許叔叔說這是最新款,還能連手機調溫度呢。”
三大爺摸了摸暖手寶,熱乎得正好:“是比我那銅湯婆子強,不用總換熱水。不過啊,這玩意兒再智能,也不如人心里的熱乎氣頂用。”
正說著,傻柱扛著個大掃帚從廚房出來,掃帚上還沾著冰碴。“老紀,搭把手掃雪!”他把掃帚往雪地上一頓,“等會兒孩子們上學,別滑倒了。”
三大爺慢悠悠起身:“急啥?雪還沒化透呢,掃早了白費勁。我給你算筆賬,現在掃得用三桶熱水化冰,等太陽出來再掃,一桶水就夠,省兩桶水錢,夠買半斤醬油了。”
“您老就知道算賬!”傻柱笑著揚手要打,見槐花在旁邊,又把掃帚放下了,“孩子們踩著冰上學,摔一跤咋辦?那醫藥費比三桶水貴多了!”
兩人正斗嘴,二大爺提著鳥籠從影壁后轉出來,鳥籠上的智能溫度計顯示“-2c,注意防凍”。“吵啥呢?”他把鳥籠往葡萄架的鐵鉤上一掛,畫眉鳥縮在籠子角落,連叫都懶得叫,“這天兒掃雪?凍掉耳朵!等我遛完鳥回來再說。”
“您可拉倒吧二大爺,”槐花跺著腳取暖,“周爺爺說了,雪后初晴最容易結冰,得趁這會兒雪沒凍實趕緊掃。”
二大爺摸了摸鳥籠:“還是咱槐花懂事。行,等我讓畫眉唱支‘掃雪歌’,就來幫忙。”他對著鳥籠吹了聲口哨,畫眉鳥撲棱棱抖了抖羽毛,總算叫了兩聲,聲音細得像蚊子哼。
許大茂推著三輪車從院門口進來,車斗里裝著些包裝好的智能暖腳墊,車把上還掛著個小喇叭,正循環播放:“智能暖腳墊,插上電就熱,老人孩子都能用,防滑防漏電!”
“周叔讓我送幾戶獨居老人,”他跳下車,從車斗里拿出個暖腳墊遞給三大爺,“老紀,這個給您,放花池邊,您給花培土時踩著,不凍腳。”
三大爺眼睛一亮:“這玩意兒多少錢?我給您錢。”
“送您的!”許大茂拍著胸脯,“周叔說了,院里老人都有份,算科普角的福利。”
傻柱湊過來看:“這玩意兒能熱到多少度?別把我那新鋪的地磚燙壞了。”
“智能控溫,最高50c,燙不著!”許大茂蹲下來插電演示,暖腳墊很快就熱乎起來,“您看,還能定時,睡前開兩小時,自動斷電,安全著呢。”
周陽踩著雪進來時,正見傻柱把暖腳墊往張奶奶門口放,三大爺蹲在花池邊,腳踩著暖腳墊給月季蓋稻草,二大爺則舉著手機給鳥籠拍視頻,嘴里念叨“給我兒子發過去,讓他看看他爹的高科技鳥籠”。
“都挺忙活啊?”周陽笑著撣了撣身上的雪,“我剛從街道辦回來,說下禮拜有寒流,零下十度,讓咱給院里的老人們做個登記,看看誰需要取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