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棣聽了,對著自己的父親翻了個白眼,說:“爸,我十歲的時候沒有這么不懂事吧,我記得那個時候您要去地方黨校工作一段時間,我媽則是要去醫學院進修一段時間,我可是被我爺爺接回老宅去自己照顧著自己呢。”
許蕘聽了,說:“是這樣嗎?我怎么不記得了?”
許棣說:“不記得就算了,對了,下午的時候京里給咱們送了兩車禮,我看了,是我幾個伯娘嬸娘給送來的,您二老看看禮單吧?”
張兆慈說:“都是看著你的面子才送的,你看著辦就好,你跟小九說說,該留下自己用的自己用,該送人的就送人,到時候給他們再送些差不多的回禮就行了。”
許棣點了點頭,說:“那行,那我跟小九說說這個事情,對了,娘啊,咱們那粉坊今年可是盈利不少呢,等過些時候京里那邊的掌柜的過來送帳本子,我給您把您那一份分紅給送過來。”
許蕘聽了,很是感興趣的問:“喲,那得不少的錢吧?”
許棣說:“那當然,有我出馬您覺得這錢能少了去嗎?不過呀,這都是我媽的私房,您也就是看看,家里該是您掙錢養家,還是得您掙錢養家的啊,可不要懈怠了才是。”
許蕘說:“這個還用得著你說嘛,我省得,我跟你們倆講啊,我們那個毛紡做的很好的,現在不光是毛呢賣的好,羊毛線賣的也好,我跟衛朗商量過了,要把毛紡的技術教給北狄那邊,讓北狄那邊把自己的羊毛做成毛線賣給咱們這邊。”
張兆慈說:“你們可不要做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的事情啊。”
許蕘說:“哪能呢,他們做出來羊毛線,不是還要賣給咱們嘛,賣給咱們,才能換回去需要的食鹽,鐵器,這樣一來,他們就更不敢輕易的跟咱們發動戰爭了。”
許棣說:“倒也是這個道理的。”
路嬤嬤下定決心要給許梔找幾個好的貼身服侍的人,這些人不光是現在要跟著許梔,以后許梔出嫁了,也是要作為陪嫁跟著去的,所以,就不光是要人品好的,還得教著學習各種的東西。
河西原來的時候是個很貧窮的小地方,現在已經大變了樣,大家生活好了,手里有了余錢,輕易的就不會賣兒賣女,路嬤嬤找了個晴好的天氣,跟府里的車夫駕著馬車去了甘州,甘州是個大地方,好些人牙子都會把買回來的孩子帶著去甘州出手。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