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前赴后繼,都沒有能撼動槐谷子,沒想到廷尉只是上了一封密奏,就讓陛下對槐谷子起了懷疑。
王綰和李斯都很欣慰的想:我等,畢竟是國之重臣啊,與他人不同,陛下自然是格外看重我們的。
最后王綰和李斯又商議了一些細節,最后這兩個人覺得,派遣子弟進入商君別院,最好不要暴露身份,免得引起槐谷子的警惕,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李斯有一長子,名叫李由,在數年前已經得了官職,由他入商君別院,自然不合適。幸而李斯還有一個少子,名叫李漁,年方十五。這個李漁好靜不好動,一直呆在府中,未曾拋頭露面,認識他的極少,由他出面,再合適不過了。
兩人商量好了之后,李斯就興沖沖的回去了。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李斯當日就命家人,把李漁送到了商君別院。只是招生名額已經滿了,商君別院不收。
李斯無可奈何,只能多方打聽,不知道拐了多少道彎,終于找到了一個叫黃牛的人,據說此人有門路。
最后,在黃牛的鼎力幫助下,李斯花了十倍的價錢,李漁終于入學了。
當然了,李漁的名字雖然沒有變,但是身份變了。他謊稱是咸陽附近,某個李財主的兒子,而并非是廷尉大人的少子。
辦成了這件事之后,李斯長舒了一口氣。想想那么多錢財,都打了水漂,有點心疼。但是又想想如果能扳倒槐谷子,由自己輔佐伏堯登上皇位,那回報倒也豐厚。
李斯的兒子入學,李水并不清楚。實際上他確實當了撒手掌柜,對書院的事情,不太過問。他最近正在忙著收集簽名。
最近李水帶著人,在咸陽城中挨家挨戶的拜訪,拜訪每一位朝臣,請他們寫下自己的名字,再寫一句格言警句。
對此李水解釋說:越來越覺得自己讀書太少,水平太低,因此想要認真學習一番。想要以諸位才華橫溢的大人為榜樣。這些格言警句,是要裝裱起來,掛在書房當中的。
對于李水的要求,所有人都答應了。沒別的原因,因為大伙難得看見李水這么客氣,當然要好好體會一番被謫仙恭維的感覺了。
三天之內,李水收集到了所有人的字跡,然后拿出來當日的那份奏折,開始一一核對筆記。
半個時辰之后,他一拍幾案:“原來是這個姓李的老狗。”
這一聲大喝,嚇了李信一跳,杯里的酒都撒出去了一半。
李信有些不滿的說道:“槐兄,你這是罵誰呢?”
李水愣了一下,說道:“我在罵李斯。唉,咱們大秦,姓李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一不小心就誤傷了。”
李信端著酒杯走過去,問道:“給陛下寫密奏的人,查出來了?”
李水點了點頭:“查出來了,是李斯。這些朝臣,亡我之心不死啊。”
李信好奇的問:“你打算怎么辦?”
李水想了想,說道:“不怎么辦,提高警惕,靜觀其變。畢竟這李斯,是個治世良才,還有點用處。而他的密奏,也沒有要把我除之而后快,算是政見之爭吧。”
李信納悶的看著李水:“槐兄,這可有些不像你啊。依照你的脾氣,不應該斬草除根嗎?”
李水趴在幾案上:“整日打打殺殺,我也累啊。”
…………
“整日打打殺殺,你們不累嗎?”會稽太守一臉苦笑的看著項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