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奏已經遞上去三五日了,李斯卻始終沒有得到回音。
李斯很奇怪,自己深得嬴政信任,以往所提出的建議,嬴政總是言聽計從,怎么這一次,反倒毫無音訊了呢?
就在李斯坐立不安的時候,有小宦官登門了。
李斯喜出望外,連忙把小宦官迎到了家中。
小宦官向李斯行了一禮,說道:“是陛下令奴婢來的。”
李斯連連點頭,心想:本官自然知道是陛下讓你來的。定然是老夫的奏折,讓陛下龍顏大悅,因此對我有所褒獎吧。
然而,小宦官卻沒有說什么褒獎,而是微微一笑:“陛下令奴婢問一句,廷尉大人,可有子弟?”
李斯愣了,說道:“自然是有子弟的。”
顯然,這個回答嬴政已經預料到了,于是小宦官馬上說道:“陛下還讓奴婢問一句,廷尉大人家中的子弟,可準備考科舉?”
李斯猶豫了:“這個……”
小宦官又說道:“陛下說,廷尉身為朝廷重臣,自然可以舉薦子弟入朝為官,舉賢不避親,陛下也理解。又聽聞廷尉大人與丞相大人約好了。廷尉舉薦丞相的子弟,丞相舉薦廷尉的子弟,如此一來,子弟既能入朝,幾位大人面上又好看。”
李斯頭上的冷汗一下就流下來了:陛下,這是什么意思?
他倒不是害怕嬴政看穿了他的把戲,畢竟滿朝文武都在做這樣的事。他害怕的是,陛下突然說這個干什么?到底有什么用意?
小宦官見李斯面色蒼白,低聲安慰道:“廷尉勿憂,陛下并無他意。”
李斯擦了擦頭上的冷汗:“陛下可還有其他吩咐?”
小宦官正色道:“陛下說了,廷尉的子弟,即便不需要科舉,最好也學一學常識、文學、算學、策論諸科。于己于國,都是大大有利的。”
李斯連連點頭稱是。
小宦官又說:“陛下說,商君別院,今日開辦了一個商君書院。里面延請名師,教授子弟,頗有成效。不少讀書人在里面學習,既可以增長見聞,又是一個好去處。廷尉大人,何不遣子弟一行?”
“到了商君書院,認真的見識一番,體會一番。以往迷惑不解的地方,也就明白了。以往有誤會的地方,也就可以解開了。眼見為實,總好過捕風捉影。”
李斯頓時愣了。
小宦官行了一禮,說道:“廷尉大人,陛下的話,到此為止了。”
李斯茫然的謝過了小宦官,然后將他送了出去。
李斯站在門口,心里面疑惑極了:“這是什么意思?陛下讓我送子弟入商君書院?究竟有什么用意?”
李斯沉思了一會,最后吩咐管家,立刻備車,去王綰府中。
李斯和王綰商議了足足一個時辰,最后兩人覺得,是李斯的密奏起作用了。
陛下看了密奏之后,已經對商君書院起了懷疑,但是又沒有確鑿的證據,所以不好對書院動手,因此他需要一個人,打入書院內部,獲得一些消息,搜集一些證據……
商議到這里,李斯和王綰都激動的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