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讒言的最佳時機,就是趁對方不在現場。
他不在這里,那就沒有反駁的機會,你說什么都是對的。
于是有些朝臣的心思活絡起來了。
這些朝臣中,有李斯和王綰這種重臣。因為被李水接連打擊,而一蹶不振。表面上看,他們喪失了斗志,其實懷恨在心。
于是,他們不介意趁著李水不在,做點手腳。
也有一些中層朝臣。在李水入朝之前,他們過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每天上上朝,斂斂財,喝喝酒,唱唱歌。簡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但是自從李水來了之后,他們先是因為房價被收割了一波財富。然后在商君別院舉行的那一系列的大型活動中,他們又花了大價錢買了門票。x
再后來,商君別院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奇奇怪怪的東西,這些朝臣的家人陷入了李水的消費陷阱中,每月的開銷比往日增加了十倍不止。
現在可好,又需要上什么夜校,否則的話,自身的知識跟不上時代,無法通過考核,就會遭到罷黜。
這些朝臣們忽然發現,日子真的是一片黑暗啊。
原來他們是草地上優哉游哉的牛羊,只要安心吃草就好了。現在忽然發現,謫仙就是一頭狼啊,自從他來了之后,大伙就得想辦法奔跑,想辦法生存,稍有不慎,就被落在了后面。
于是,這些朝臣很想趁著李水不在,煽風點章。
而與他們關系相近的朝臣則暗搓搓的表示,會在朝堂上聲援他們。
至于李斯王綰幾個人,則用默許的態度表達了支持。
兩個時辰很快過去了,朝議繼續。
而在這兩個時辰中,嬴政向西方派出去了三波信使,讓他們立刻打探消息。
朝議開始之后,風向發生了變化。
上午的朝議,主要是商討如何應對孔雀國和匈奴國。
下午的朝議,矛頭更多指向了槐谷子。
那些打頭陣的朝臣,毫不猶豫的向李水潑臟水。他們運用各種猜測、推理,妙語連珠,把李水論證成了反賊。
然后這些朝臣建議,應當立刻查封商君別院,對槐谷子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調查。
這些朝臣相信,沒有人經得起調查。
商君別院家大業大,人員復雜,不可能絕對干凈,想要找到槐谷子謀反的證據簡直太容易了,含沙射影,過度聯想,朝臣們都是行家。
這些大臣彈劾了槐谷子之后,就在關注著周青臣幾個人的反應。
在他們看來,周青臣是槐谷子的死忠,一定會反駁的。
但是讓他們意外的是,周青臣無動于衷,好像沒有聽到一樣。
然后他們又開始看嬴政的態度,嬴政同樣無動于衷,好像沒有聽到一樣。
無視,是最大的蔑視。
嬴政淡淡的說道:“匈奴國滅亡,已經得到證實了。至于孔雀國是不是滅亡了,朕已經派出去了使者。相信很快也就有消息傳來了。”
“消息傳來之后,槐谷子有沒有欺瞞朕,立刻就可以真相大白。諸位根本無需在這里妄自猜測。”
朝臣們只好應了一聲。
他們面面相覷,有不少人開始想:看來陛下對槐谷子是格外的信任啊。如此一來,想要扳倒他就更加困難了。
難道,真的要去商君別院調查一番,看看他有什么造反的跡象
這些朝臣的心思活絡起來了。
接下來的朝議,他們沒有再弄出什么別的幺蛾子來,每個人都乖乖的按照嬴政的要求,對于國事提出了一些建議。
如果孔雀國真的滅亡了,該當如何。距離遙遠的兩處地方,應該如何統治。
如果孔雀國沒有滅亡,那又該怎么辦。
直到朝臣們集思廣益,提出來了兩套可行的方案,嬴政終于滿意了,然后揮了揮手,結束朝議,讓那些朝臣離開了。
等朝議結束之后,伏堯就找到了嬴政,他擔憂的問道:“父皇,你當真相信師父謀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