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海外之人,從來不敢傷害他們的性命。
據說每次都是好言撫慰,好酒好菜的款待,然后把俘虜放回來了。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那些海外之人怕了,不敢和自己為敵。
兀骨哚想到這里,有些得意的笑了。
他們怕了就好啊,也許不用發兵,至少狠狠地嚇唬他們一次,他們就會投降了。
想到這里,兀骨哚又覺得有些遺憾。
據說那些海外之人,全都是男子,卻沒有女子,否則的話,可以品嘗一下海外之人的風情了。
大秦營寨之中,一個土人俘虜正在學習秦語。
他艱難地發出來一個音節:“秦?”
徐福的隨從點了點頭:“沒錯,正是秦。”
這俘虜臉上立刻露出笑容來了。
俘虜的名字叫骨鹿。
當然,這名字是音譯過來的。
骨鹿是一個俘虜,而且是快樂的俘虜。
他是主動被俘的。
兩軍交戰,難免有人被抓。
以前和其他的部落交戰,骨鹿也有親族被抓。
那些被抓走的人,都做了人家的俘虜,日日夜夜做苦工,不得休息,別提多么凄慘了。
但是很快骨鹿就聽說,這些海外之人,和周邊的部落不一樣。
他們抓了俘虜之后,并不會殺掉,也不會當成奴隸,而是當成朋友,吃喝管夠。
這個誘惑就太大了,單單是吃喝管夠那不是王族才有的待遇嗎?
于是,骨鹿的心思活泛起來了。
在又一次交戰的時候,骨鹿故意被俘虜了。
其實被俘虜很容易,畢竟秦兵太強悍了,只要跑的稍微慢一點,就被生擒了。
被俘之后,骨鹿就吃了人生中的第一頓飽飯,然后換上了又輕便又暖和的衣裳。
骨鹿哭了,然后留在了秦軍當中,表示愿意做牛做馬,不想走了。
徐福有點無奈,認真的勸說骨鹿,希望他能回到自己的族人當中去,回去之后,幫著秦兵做做宣傳,傳播一下大秦的政策。
但是骨鹿打死也不肯回去了。
徐福無奈,只要讓他留下了。
不過,留下他倒也不是沒有好處。
至少從骨鹿嘴里面,徐福知道了很多消息。
與此同時,骨鹿也在一連串的發問。
當然了,他還沒有學會秦語,發問的時候,用的都是土人語言。
骨鹿問徐福的隨從:“能讓我看看你們的樹嗎?”
隨從好奇的問:“什么樹?”
骨鹿說道:“就是你們的母親。”
隨從:“啥?”
幸虧隨從知道,這骨鹿心地不壞,否則的話,當場就要發火了。
哪有要求看人家母親的?
骨鹿想了想,說道:“你們的母親,就是被你們當做母親的大樹。把你們生下來的那棵樹。”
徐福在旁邊看他們兩個說的很熱鬧,好奇的問:“他在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