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說道:“這當然沒什么了。你想想,咱們這里窮困潦倒,一年能賺多少錢?現在的彩禮這么高,家里有個兒子,如何娶得上媳婦?”
“唯一能賺錢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女兒嫁出去。收一大筆彩禮,然后給兒子娶媳婦了。”
“這不是很正常嘛?這怎么算是賣女兒呢?”
記者們紛紛在紙上記下來:這里的村民并不覺得有什么問題,反而習以為常。
有記者對村民的理論有些不服氣,說道:“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如果不收那么高昂的彩禮,你們的兒子娶媳婦的時候也不會太困難了。”
村民說道:“你這話就不對了。如果不收彩禮的話,你怎么知道對方有沒有錢呢?萬一女兒嫁過去之后不快活怎么辦?”
記者愣了一下,說道:“原來,你們還關心過自己的女兒?”
村民說道:“當然關心了,我們也希望女兒找一個好人家嘛。”
記者沉默了一會,對村民說道:“還有一件事,我有點好奇,既然生兒子是賠本的買賣,生女兒是賺錢的買賣,你們為什么不干脆就生女兒好了?為什么還要生兒子呢?”
村民說道:“這你就不懂了。生女兒,表面上看起來是賺錢的買賣,其實生兒子才是呢。”
“生兒子只有在娶媳婦的時候比較艱難,但是兒子一旦長大成人,那可是很大的勞動力啊。”
“無論是耕田還是徭役,都是一把好手。除此之外,只要家中的男孩多了,在村子里面就可以橫著走了,無人敢惹。”
記者哦了一聲,說道:“這樣嗎?”
村民說道:“當然是這樣了。除了這一點之外,萬一自己的兒子有其中一個有了本領,那么這一家都可以光宗耀祖了。”
“女兒有什么用?女兒能考科舉嗎?女兒能打仗嗎?所以女兒就是給別人養的。”
“我聽說,外面有些達官貴人,一直說什么男女平等。其實在咸陽城中,男女或許能平等,但是在我們這種小地方,是萬萬不可能的。”
“在我們這里,男女想要平等,首先要做到一件事,就是男女給家中帶來的收益是一樣的,否則的話,男女怎么平等?難道一聲令下,男女就平等了?”
記者們不由得點了點頭,覺得這村民說的頗有道理。
有記者好奇的說道:“看你侃侃而談,有理有據,邏輯清晰,令人敬佩,你是不是本村的村長啊?”
那村民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我其實并不是什么村長。”
記者說道:“不是嗎?”
村民說道:“我只是思考這些問題很多年了,思考了半輩子了而已。村子里面的事情很少,我沒事的時候就會想這些。”
“人這一輩子,只想一件事,怎么也能想清楚一些東西了吧?”
眾人都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然后,記者采訪了其他的人。
羊尾的事情,三蛋的事情,他們問了不少。
但是收集到更多的,是農村當中重男輕女的問題。
這些記者忽然覺得,他們無意中發現了一些更重要的信息。原來在廣大的農村當中,這些窮苦人有自己的一套生存邏輯。
這一套生存邏輯,也不能說是錯的。只能說,他是時應當下生存環境的產物。
記者們把收集到的材料,連夜送回到了咸陽城。
至于村長,聽說記者已經走了,遺憾的連連跺腳,其實他有一肚子話要說。
怎么怎么感謝朝廷,怎么怎么忠于皇帝。
可惜,記者沒有采訪到他,白白錯失了這樣的好機會。
…………
這一天,將軍小報又刊載出來了爆款文章。
朝中大臣看了之后,無不點頭贊同。看來天下間的事,還真的沒有那么容易。
圣人的言論,總是寥寥幾語,好像天下太平,垂拱而治就可以了。
其實那樣的治理方式,只是勉強讓百姓活下去,勉強讓皇權和貴族暫時平安罷了。
從來沒有人關注過底層人的生活狀態,沒有關注過他們的生存邏輯。
現在,有人關注到了。
現在,這些朝臣覺得自己的眼界開闊了。
他們開始思索,什么算是真正的為民請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