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講究練時“用勁不用力”、打時“用勁少用力”,所以這里的“力”不是指力量,而是發力。秦戰入夢時,系統用生物電模擬出的就是這個,通過特定的身形和不同的發力刺激,將身體各部位有序結合為一個整體,不需要狠命的壓榨肌肉就能輕易的使出勁兒來。
例如,舊時礦工采礦、鐵匠打鐵,如果只用肱橈肌、肱三頭肌、三角肌的力量抬錘抬鎬、再用肱側腕屈肌、肱橈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力砸下去,幾十下就沒力氣了,拿什么吃飯
并且經年累月這樣工作的話,一個個胳膊都得比大腿還粗。誰見著礦工和鐵匠有健美先生的臂圍了
漢語里很形象的用“掄”來形容這類動作踩地、扭腰、挺背、聳肩,一套動作傳導到手臂后,稍稍用力就能把工具抬高;再反向用力、一發即收,利用整個身體向下的帶動和工具的慣性完成一次鑿擊或者錘打。整套動作消耗的是全身的體力而非手臂的肌肉,所以有經驗的老技工才能一掄就是十幾二十分鐘。
后議“技”。
技,技巧的意思,既包括發力的技巧,也包含技擊的技巧。
一噸燃油燃燒產生的熱量,可以取暖、可以驅動汽車,也可以驅動坦克飛機輪船。
未經修煉的人,力量就像燃油在空氣中燃燒,四面八方的散亂開去,燃燒殆盡也只能用來取暖。“力”的作用就像將燃油束縛在發動機的燃燒室內,使同樣的燃燒產生截然不同的動力。
而“技”的作用就像一套傳動系統和外設設備,一方面通過聯動協作把發動機產生的動力轉化為外設設備的力量來源;另一方面通過外設的設備達到攻擊、閃避、卸力等目的,可如魚鷹抄水般巧妙,也可像火炮擊發般剛猛。
技越高深,傳動系統就越精密、轉化過程中產生的損耗就越;頂級的技甚至堪比渦輪增壓、涵道增壓,讓燃油的熱值更高、推力更大。
只會形、不懂力、不明技,便會鬧出“開馬起手如淵渟岳峙,上步出招如王八掄拳”的笑話,如同被讀秒ko的各路大師一般,那不叫武術,叫丑。
最后論“神”。
有了之前的比喻,“神”就容易形象化了,它就是電子控制系統和智能控制系統。太極拳練法中的“用意不用力”,這里的“意”就是“神”,也就是秦戰夢中渾然一體的“感覺”。
如果他的大腦記住了這種感覺,他就能主動引導身體的各部位正確發力,進步神速的達到系統對“形”的要求;如果他的身體也記住了這種感覺,那便是入門大成、可以追求精通境界了。
“吶,老秦,就是這些啦,累死我了。”子魚吐吐舌頭向他表功,這貨看的一個蕩漾差點散了樁。
也許這廝就差這股蕩漾的勁兒呢,一晃的瞬間他身體一震,熟悉的感覺在心頭翻涌,急忙抬眼,虛擬人果然一片嫩綠、一閃后又回到站立姿態他竟在沒有生物電刺激的現實中完成了一次正形開馬
秦戰不敢再看這妖精,忒分神,他拋開一切雜念,閉目仔細體會
暖融融的,仿佛所有的熱量都被收回體內、不再發散;身體并非靜止不動,肌肉在一松一緊間反復、骨骼在微微的顫動、筋腱在輕輕的彈抖;自頸椎至尾骨就像一根彈簧,腰似軸嘗胯如接口,腿、足仿佛不倒翁的鐵塊,整個人就是一根插在鐵塊上的不倒翁;大腦有點兒眩暈,好似感受到了氣球在平穩的旋轉
形、力、技、神,四者兼備
大腿肌肉有些酸,他咬牙堅持許久之后終于一軟、身形散亂,思維頓時從圓融狀態中脫離,神奇的是身體只是微微發汗,并沒有汗流浹背、浸透衣衫的虛脫福
老秦顧不得涼,略有喘息的坐在地板上,甩甩胳膊按按腿,開口便問“子魚,我堅持了多久”
“二十七分鐘,老秦你好棒”姐姐滿眼崇拜,又拽拽他,示意他起身去沙發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