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沉默了幾秒,強行轉移話題道“你在練武”
“嗯。”
“拉卡,洗漱室在樓上,那間是你的臥室。”他的很大聲,算是提醒阿曼達,又轉身走向地下室,道“打一套拳我看看。”
久米千代已經練了澳念頭。
可惜,就在第一次教她的當晚,棕發男找的混混便翻墻而入,從那時起麻煩接連不斷,教拳的過程也是三打魚兩曬網。
若非姑娘心思單純,又有李老三時不時的指點,老秦教的那幾招被忘掉都很正常,就像阿曼達,二字鉗羊馬都快忘了。
千代是老秦的大弟子,也是他的實驗田。
向世人證明華夏武術能打,要靠參加各類比賽;華夏武術能不能快速形成戰斗力,就要看姑娘的學習成果了。
一百零六式念頭,久米千代學了五十二式,即學到了右側掌右橫掌攤手圈手收拳為止。
一套打完,站直身體,她忐忑不安的等待哥哥的點評。
“看起來還不錯。”老秦嘬了嘬牙花子。
有形無實,這才是他的真實看法,可這不能怪人家姑娘,當師父的整不著家,她憑記憶能練到這份兒上已經不容易了。
“哥哥,我找不到那種、就是那種感覺。”久米千代想表達,但是不出來,憋到最后也只能用「感覺」概括。
“正常,動作基本到位,但發力上還有很多錯處,所以我才看起來不錯。”著,他套上隔熱手套、走到近前,道
“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來,開始”
“停”
“下交叉耕手不能只考慮攻擊,左、右、下,三個方向都能起到防守的作用,你的意識不對,要帶著攻守一體的心思練習這眨”
“比如我用中鞭腿,你可以用下交叉耕手起手,上步近身的同時,左臂轉伏手纏住我的腿、右臂轉膀手,根據身高選擇打心窩、腹、還是下體。”
“繼續。”
“停”
“滾手,不能單純的當它是過渡動作,滾,是翻滾、轉動,練的時候要有被人攥住手臂的緊迫感,再來一次。”
“對,有那么點兒意思了,攤手轉伏手的過程也是這個意思,我力量比你大,攤手沒格開,就得用滾手的方式卸掉力道。”
“滾手連接下交叉耕手和上交叉攤手,是練習轉動手臂的第一個動作,也是發力轉換的過程,脊椎、氣息、精神,都要有挺拔的感覺。”
“就像彎腰擦地,累了,直起腰、又伸了個懶腰,整個身體都抻長了,力量和精神都自然而然的從腳一直傳遞到最頂端。”
“來,我壓著,你試試把我架起來。”
“嘖,你這擺的跟凹凸曼放大招似的,重來”
教拳比練拳累,練拳的人心思放在自己身上,管好自己就行,教拳的人卻得看護著,往往這兒對了、那兒又錯了,勞心勞力。
拳法動輒傳承百年,按部就班還好,有成熟的體系和步驟,可想要從根兒上調整、追求快速形成戰力,太難了。
即使老秦開掛都不行,經絡圖只能起到糾正發力的作用,練習者沒有那個意識,就算這次對了,過段日子再看還會出錯。
“哥哥,我是不是很笨”久米千代愧疚不已,師伯總夸她,她是難得的武學奇才,不想錯的地方竟然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