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慢。越慢越好。
念頭的三個節
第一節主要是練功力。要慢,就是要練得認真。詠春拳主要的功力槳肘底力”,是保護自己的能力,此節另有三個要求:
1靠肘。無論是攤手或伏手均須靠肘,如果不能放松大腦,這方面就很難辦到。
2取中線。攤手的中指尖及手時要放在正中線伏手的食指第一節及手時亦然。見下圖
3自我判斷。要靠自己的意識去檢討姿勢,才真正知道標準為何。
第二節主要是練發力方法。特點是“有需要才用力”,何謂“有需要”就是在快要觸及目標的剎那末用勁,短距離發力,否則一方面會消耗體能,另外亦容易被敵人提防。李龍稱之為“寸勁”,味春拳則槳長橋發力”。所以,在第二節會練習左右、背后、前方和橫劈等發力方法對位置的要求反而并不十分重要。
第三節主要是練基本手法。伏手在第一節時練過了,這一節重點是其他手法,尤其是攤手和膀手。要放松,忌推頂,但要求位置準確。
二、尋橋
尋橋,顧名思義是尋找橋手的意思。搏斗展開,敵方是會走動的,而尋橋就是要鍛煉好步法,以適應對方橋手的變化,因此,套拳內包含了180度、90度轉馬,又有走馬、標馬。其次,膀手,蹬腿、直踢腿也是這套拳主要的練習項目。
尋橋與念頭一樣,同樣分為三節,但尋橋比念頭升了一級,比方念頭終究是單手動作,尋橋則雙手并用念頭的馬步、方向均是單一的,尋橋則有多樣性。
那么,到底尋橋的功用是什么我先要,詠春拳是一套以柔制剛的功夫,以敵大,以弱勝強,其要訣是卸力和借力打力,這方面在教和學都比較困難。如果只是“力從心發”,則不走好詠春拳。我可以告訴你,哪一個可以教你以柔制剛手法的師傅,就是一個好師傅。要達至這個目標,則一定要勤練轉馬,除此之外尚有下列要點:
練習尋橋的要訣
1膀手要放松,忌推頂,并與馬步配合。
2低膀手用作防御,因此要夠硬朗,手掌與手臂成一直線,但需在觸及對方后即時放松,亦要與馬步配合。
三、標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