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窯洞內。
煙霧彌漫,主席及黨內元老都翹首以盼八路軍總部發來的電報。
一名干事急匆匆的走進窯洞,興奮的喊道“首長,電報,前線發來的電報”
主席接過電報,其人紛紛湊到跟前。
“好啊,好啊,這是一場振奮人心的勝利,中國軍民太需要這場勝利了”主席抬起頭來,臉上洋溢著笑容。
“百團大戰,這名字名副其實,不僅打破了日軍的囚籠政策,同時打破了關于咱們八路軍游而不擊的謠言”
“主席,我看可以致電南方局的同志在山城宣傳一下”伍豪同志建議道。
“可以”
當日,中央軍委致電八路軍總部“百團大戰振奮人心,類似這樣的戰斗是否還可組織一兩次”
同一天,中央軍委在關于下一步軍事行動問題的指示中,要求八路軍、新四軍集中主要注意力打擊敵人,應仿照百團大戰的先例在山東、華中組織一次至幾次有計劃的大規模的對敵進攻行動。
在華北則應擴大百團戰役,到那些尚未遭受打擊的敵人方面去,用以縮小敵占區,擴大根據地,打通封鎖線,提高戰斗力,并在山東、華中繼續發展人民軍隊之數量、給予200萬友軍與大后方以及敵占區千百萬人民以良好的影響、給予敵人向重慶等地的進攻計劃以延緩作用。
山城,黃山官邸。
“校長,我軍統局洛陽站于前幾天就發現了八路軍兵力頻頻調動,只不過茲事體大,雨農不敢擅專,責令其詳細調查,結果八路軍與昨晚就發動了對日軍運輸線的破襲”戴春風匯報道。
早在百團大戰之前,八路軍總部為避免誤會,就通過秘密渠道與國軍第一戰區的衛長官進行了聯系,但是
話音剛落,軍政部部長何英欽快步走向常凱申的休息室。
推門而入,才發現軍統局的戴春風早已在內。
對此,何英欽并不意外,要知道軍統可是常凱申的眼睛,自打抗戰以來,實力膨脹的不是一點半點,現在已經插手到軍隊之中。
“校長,有兩份電報,一份是八路軍于今早上報的在華北一系列軍事行動的匯報,另一份是第一戰區發來的關于八路軍戰況的的調查報告”何英欽小心的觀察著常凱申的表情,見到其臉色正常,偷偷的松了一口氣。
常凱申看過電報,臉上出現莫名之色,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良久才發聲道“如此精兵良將,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校長多慮,我黃埔子弟,不比那八路軍遜色,在校長的領導下,上下一心,定可成就黨國大業。”何英欽臉色一正,恭敬的說道。
“不錯,我黃埔子弟多才俊,都是黨國干城”常凱申面帶笑容的說道。
“敬之,關于八路軍在華北的一系列作戰你有什么看法”
何英欽心神一定,知道常凱申問的不是這個,而是試探他對日方的態度。
抗日戰爭中,隨著武漢會戰的結束,中日進入了相持階段。日本終于發現三個月內占領中國之大話是多么地不切實際,而此時的常凱申也是被打得精疲力盡,被一路敗北,把政府遷到了山城,戰事暫時得到了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