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一大早,冀老先生找到了周維漢,交上了一份連夜篩選出來的教員名單。
“一共十二個人,語文教員六人,這六個人也可以給學員們講解歷史,數學教員四人,在術算方面也略有心得,還有兩人可以教授地理知識”
“這些人原先都是高小的老師,原先教學的時候沒有明顯的科目界限,都是多面手,教的東西很雜,不過,周同志你放心,能跟著來到閻王山的,都是不想與日本人合作的,他們的個人品質都是有保證的”
“老先生,您辛苦了,勞累您連夜挑選出來這些教員,今天已經開始招收學員了,讓大家稍候幾天,到時候學校就可以開學了”周維漢再次感謝道。
“好的,好的,周同志,剩下的人員,我打算先讓他們去各地實地走訪一下,查看一下實際情況,日后高小更好選址不是”
周維漢聽后,點了點頭,大致明白了冀老先生的意思“這樣,我安排人帶他們去四處轉轉”
周維漢拍了拍腦袋,山上指揮部還真沒有合適的人手,隨后說道“和尚,將這件事通知一團,讓荊大剛派出得力的人手護送老師們去考察”
“是”和尚領命而去。
“老先生,還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助的嘛”
“不用了,已經夠多了”冀老先生連連說道。
與此同時,武義、武安兩縣境內,守備團以連為單位,每個連負責二十到三十個村,由干部帶隊深入到基層,在民兵隊的協助下,有計劃、有目標的在根據地內接觸適齡青年。
對于根據地內,哪家條件好,哪家孩子上過學,各村民兵隊知道的八九不離十。
“同志,這吳家村最有錢的就是吳財主家,平日里挺支持我們的,沒少給周邊幾個民兵隊送糧食,他小兒子今年十七八歲,叫吳俊文,沒上過正規的學校,但是吳家村有個老秀才,在吳財主的支持下辦過私塾,周邊幾個村家里有條件的,或多或少都讀過書”一名區小隊的隊長介紹道。
“這么說吳財主還是很開明的嘛,辦私塾可是祝福一方的好事”說話的是守備團的一名指導員“但是他舍得讓他的小兒子參加八路軍嘛”
“他家二兒子38年的時候,跟著路過的國軍走了,吳財主沒少讓他跟著民兵隊訓練,一直想讓他加入民兵隊,但是這個小兒子太過文弱”
幾人進了吳財主家,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吳財主親自送了出來。
雙方有說有笑,看樣子進展很順利。
“李同志,這件事我舉雙手贊成,小兔崽子要是不想去,我綁也得把他綁去”吳財主弓著腰說道。
“得了,就這么定了,三天之后,讓民兵隊把他送到我們守備團的駐地”
“李同志,你們慢走,慢走”
一行人從吳財主家出來,直接又奔向另外一家。
吳財主回到家中,吳俊文依舊在堂中站立,吳俊文這人白白凈凈的,大夏天還穿一身長袍,帶個眼鏡,乍一看還真像一個知識分子。
“爹,你真讓我參加八路軍啊我聽說八路軍的生活可艱苦了,整天槍林彈雨的,萬一”
“害怕啊”吳財主笑瞇瞇的問道。
“啊”
“害怕正常”吳財主慢慢坐在椅子上,一只腳緩緩抬起,突然將腳上的布鞋脫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