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也有,也可以去群里看,咱不差這一章的錢。
面對錢大均提出來的要求,副總參謀長當然不會同意。
之后錢大均更是直接指明將會有文鏹來擔任九十四師政訓處主任的職務。
副總參謀長聽到政訓處主任的人選之后直接冷笑一聲,別看副總參謀長平時帶人溫和,可那是對待自己的同志,副總參謀長可不是一個任由他人拿捏的面團。
如果雙方談判一開始還算順利的話,那么此時已經進入僵局,誰也不肯讓一步。
“參謀長,你要明白第十八集團軍也是歸屬國民政府統轄,在中國只有一個政府”錢大均此時卻是開始那正統名義開始壓人。
不過副總參謀長豈是輕易妥協,哪怕此時實在洛陽。
“這話沒錯,不過眼下是統一戰線時期,剛才說過,九十四師組建之后,是歸我第十八集團軍指揮,取締我方在部隊中原有的政工干部,而設立政訓處,是不是有破壞統一戰線的嫌疑呢”副總參謀長一句話回懟了回去。
全面抗戰爆發之后,紅軍面臨改編為八路軍,復興社骨干康澤被派到八路軍總部擔任聯絡工作,蔣某人屬意康澤在八路軍內部擔任政訓處主任,后來被八路軍嚴詞拒絕。
不料此刻卻又是故技重施。
從古代到近代的封建王朝,其統治者面對的最大的困惑或者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有效的掌握軍隊。
國軍內部設立的政訓處與八路軍的代表政治委員制度看似一樣,實則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政訓處類似于古代的監軍制度,代表著皇權對于軍隊的管理。
代表政治制度代表著一個進步的政對于軍隊的管理,皇權與進步政完全不可比擬。
監軍是用來監視最高軍事長官的,在國軍內部,政治部主任大多有特務擔任,軍事長官非常反感,基層士兵非常仇視。
政訓處與八路軍的政工干部的最大區別就是脫離基層,凌駕于士兵之上。
而八路軍的政工干部是所有崗位里犧牲最多的,往往發生戰斗之時,連長處于指揮位置,指導員帶隊沖鋒,起到率先垂范作用。
而國軍的政訓處在戰時是充當督戰隊的,在后邊拿著槍逼著士兵沖鋒。
八路軍這邊喊得是跟我沖,國軍那邊喊得是給我沖。
縱觀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大批將領投降、當偽軍,搞曲線救國,解放戰爭時期,又有大批將領起義,政訓處實則并沒有起到多少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逼反了部分國軍。
此次文鏹出任九十四師政訓處主任,一方面是軍統內部大多數人對此避之不及,在八路軍內任職豈是那么好干的,不容易干出成績不說,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脅。
另一方面,文鏹是戴春風親自點的將,文鏹是紅軍時期叛逃過去的,熟悉八路軍政工情況,戴春風認為其好開展工作。
眼見談判陷入僵局,雙方各不相讓,錢大均主動提出暫停談判,雙方人員可以先回去溝通一下。
出了戰區司令部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