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浴血抗戰第六百四十九章遲來的對日宣戰
1942年2月4日,按照中國的農歷時間來看,正是立春,此時距離春節還有12天,隨著時間的推移,年味越來越重。
19401941年是八路軍在敵后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兩年。
先有八路軍總部晉察冀、晉綏以及盤踞在太行的129師,共計出動110個團,對日軍運輸線展開破襲的百團大戰。
后有冀南、太南等地挫敗頑軍武裝,有理有據的堅持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太南根據地在周維漢的率領下異軍突起,硬生生從日軍以及國軍的嘴里搶下來一塊地盤。
再有聯合國軍部隊,有利的挫敗了日軍對于中條山地區的攻勢,使國軍在黃河以北的最大軍事集團得以幸存,維持了國軍、八路軍、日軍在華北的勢力平衡,有利保證了抗日的穩定形勢。
最后則是八路軍主動出擊,一改之前在山溝里進行游擊戰的戰法,主動拿下河澤,開辟屬于八路軍自己的魯西南根據地,建立了魯西南民主政府。
閻王山上。
自從進山圍獵之后,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覆蓋了華北大部分區域。
冰天雪地,卻絲毫沒有影響閻王山上的氣氛越發熱鬧,人人臉上帶著喜悅的笑容,之前冰封好的肉類被拿了出來,山上的留守人員開始準備起來年貨。
指揮部內。
周維漢臉上卻疑云遍布,趙剛、李云山等人也唉聲嘆氣。
按照周維漢的記憶,在1941年12月份,日軍應該會對美國駐珍珠島的艦隊展開突襲,隨即日軍南方軍四十余萬的兵力在寺內壽一的率領下,對東南亞各國展開大舉進攻。
而現在卻遲遲沒有消息傳來,即使八路軍通訊設備落后,與國際方面聯系不便,國民政府亦應該有明文公告才是。
當前的形勢,讓周維漢不由得懷疑自己記憶是否出錯,可是之前八路軍總部匯集的情報、國際形勢以及日軍動態均表明日軍似乎要對東南亞對手。
“日軍如果沒有對東南亞對手的意思,是不是表明日軍要將全部的國力集中到咱們中國境內,繼續擴大在中國境內的戰爭優勢呢”趙剛提出來一個讓在場之人心情越發沉重的猜想。
“不應該啊,日本這個國家向來是一個自負的民族,狂妄自大的想法充斥了日本高層,再說之前的種種跡象,無一不表明日軍對東南亞的野心,日軍豈會就此放棄”
“南進和北進是日本的國策方針,之前幾年先后與老大哥在東北邊境作戰,但是都以失敗告終,按理說日軍只能南下”周維漢喃喃自語道。
“那是不是有這種可能,德國與老大哥開戰之后,在老大哥境內長驅直入,德日兩國同為軸心國的同盟,會不會達成秘密協議,對老大哥進行東西夾擊”趙剛提出一個更為大膽的設想。
“不可能”周維漢當即否決“老大哥雖然將軍事力量集中在西側戰場,但是在遠東地區亦有兵力部署,加之遠東地域遼闊,沒辦法快速取得成效,日軍如果不顧之前戰事失利的結局繼續發動戰爭,其兵力、資源是不足以與老大哥進行持久性戰爭的。”
此時,波云詭譎的國際形勢,牽動著國民政府、八路軍總部延州方面乃至世界各國的注意力。